【点赞骄子·考研风采录】刘光明:晨钟书卷气 暮色灯火心

作者:日期:2025-05-27点击:43

编者按:考研,绝非一条坦途,意味着无数个日夜的挑灯夜战,意味着要在孤独中坚守,意味着要一次次战胜内心的疲惫与焦虑。在铜院,就有这样一群勇敢的逐梦者,他们以笔为剑、以梦为马,向着考研这座高峰奋力攀登,用汗水与坚持书写着青春奋斗篇章,构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图书馆的角落留下了他们专注阅读的身影,自习室的灯光见证了他们思索难题时紧锁的眉头,校园的小径回荡着他们背诵知识点的声音。他们放弃了休闲娱乐的时光,告别了轻松惬意的生活节奏,全身心投入到这场与自我较量的战斗中。这份对梦想的执着、对人生的坚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点赞。为此,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校大学生记者站推出【点赞骄子·考研风采录】系列报道,旨在展现铜院学子的风采,营造优良学风。

刘光明,男,汉族,共青团员,电气工程学院202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辅导员方昕老师。大学期间,他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课堂上专注、讨论积极,课余坚持专业阅读,遇难题主动钻研、乐于合作,以勤奋好学的态度赢得师生赞誉;投身科研,在项目中展现出卓越领导能力与协作能力;品学兼优,待人真诚、热心助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校园文明风尚。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刘光明成功“上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以奋进姿态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不知为不知  逐梦怀初志

进校伊始,刘光明在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课上,与实训老师的思想碰撞中,深刻意识到自身知识储备的局限。面对行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探索前沿知识、拓宽学术视野的渴望,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发芽。于他而言,考研不仅是突破能力边界的试炼场,更是通往电子信息前沿领域的桥梁。

刘光明怀揣着对专业的赤诚热爱,渴望通过继续学习,锤炼攻克复杂技术难题的硬核实力,在钟爱的领域深耕细作。这场考研之旅,既是提升学历、实现自我蜕变的重要契机,更是他未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积蓄能量的必经之路。他立志以所学回报社会,让青春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熠熠生辉。

(刘光明在图书馆看书)

每当夜深人静,图书馆的灯光成了他最坚实的陪伴。那些在自习室里与专业课较劲的晨昏,那些为算法优化反复推翻重来的焦灼,都化作自我突破的勋章。刘光明深知,这场与青春的约定,承载着对知识的炽热追求,更彰显着对梦想的矢志不渝。他将每一道难题视为攀登学术高峰的垫脚石,把每一次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平凡的日子里不断挑战极限,用行动书写着青春的坚韧与倔强。而这所有的付出,早已超越了考研本身,源于他对电子信息工程纯粹的热爱。他希望多年后回望,这段以知识武装自我、以毅力对抗惰性的征程,能成为青春最硬核的注脚——不是简单的学历跃升,而是一个科技追光者在时代浪潮中锚定方向、破浪前行的成长史诗。

深思而熟虑  择业秉丹忱

在人生重要的分岔路口,刘光明将考研目标锚定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这一抉择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将个人志趣、职业规划与时代脉搏精准契合的必然结果。本科阶段,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课程学习如同密钥,为他解锁了科技世界的瑰丽图景:通信原理课上,信号调制解调的复杂过程宛如待解的神秘密码;数字信号处理中,对数据的采集、变换与剖析,恰似探寻数据背后的隐秘语言。这些充满挑战的探索,不仅点燃了他求知若渴的热情,也让他深刻认识到自身知识体系的局限,由此萌生了系统深造的强烈渴望,而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恰如理想的进阶阶梯,完美承接他的学术追求。

该专业以其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叠加国家战略层面的有力支持,成为刘光明眼中不可替代的最优选择。他满怀憧憬,坚信在这个专业深耕细作,将助力他在电子信息领域发光发热,以所学为行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为推动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沉舟明决心  踏浪行难路

去年寒假,刘光明正式踏上考研征程。然而,家庭琐事的纷扰如同横亘的荆棘,让他的备考节奏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时断时续。直到四月,目睹身边同学全力投入的身影,他才真切感受到时间的紧迫。自此,他迅速调整状态,系统收集备考资料,以破釜沉舟的决心,真正开启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逐梦之战。

(刘光明的备考记录)

时光从不负耕耘者。4月至6月,刘光明将数学作为主攻方向,扎实学习基础课程;每日雷打不动背诵150个英语单词,循序渐进攻克语法难关,并于6月初正式开启专业课学习,在八月圆满完成首轮复习。7-8月的暑期黄金期,他聚焦数学强化,查缺补漏筑牢根基;英语学习加码,单词量提升至每日200个,并开始系统训练阅读理解。9-10月,复习进入全面攻坚阶段,他通过真题模拟实战,同时紧跟网课节奏,系统学习政治课程。直至考前,他以全真模考保持最佳状态,在调整作息与心态中静待绽放时刻。

谋定而后动  书逆袭传奇

备考路上,刘光明深谙“谋定而后动”的智慧。他虚心向学长学姐请教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精细化的学习计划,将每日学习任务、复习内容与阶段性目标精准锚定,犹如在知识的海洋中点亮灯塔,避免迷失方向。同时,他不断探索适配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反复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归纳总结将零散知识点编织成完整体系,让学习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面对高强度备考压力,跑步成为刘光明的独家解压方式。每一天的学习结束,他总会在跑道上肆意奔跑,将未攻克的难题、即将到来的考试抛诸脑后,专注于脚下的节奏。奇妙的是,那些困扰多时的专业难题,常在汗水挥洒间豁然开朗;即便没有灵光乍现,运动分泌的多巴胺也能为他驱散疲惫,在无数艰难时刻,赋予他继续前行的勇气。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如同暗夜星辰,照亮了他逐梦路上的每一步。

面对困难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不破不立。只有站稳脚跟,才能打破束缚;只有彻底突破,才能为更好地发展创造条件。初试成绩揭晓时,328分与专业72名的结果,让刘光明陷入迷茫与失落,与往年复试线的差距更似沉重的枷锁。在复试线公布前的漫长等待中,他虽满心焦虑,却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咬牙坚持复习复试科目,当复试名单公布,他幸运入围的那一刻,所有阴霾瞬间消散。重燃斗志的他全力冲刺,凭借复试的出色发挥逆袭而上,以总排名48名的成绩,终于叩开理想学府的大门。这场始于寒冬、跨越四季的逐梦之旅,最终以汗水浇灌出梦想的硕果,书写了属于他的逆袭传奇。

研途褪寒,前程盎然;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那些披星戴月的日夜、伏案苦读的坚持,终化作此刻的荣光。愿每一位追梦者以考研为序章,续写人生华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来稿时间:2025年5月27日 撰稿:周佳佳 照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文斌 审稿:杨昀/查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