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躬耕教坛,强国有我。铜陵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争做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者、培育时代新人的“大先生”、学校事业发展的奋斗者。2023年,他们凝心聚力,踔厉奋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各自岗位上再创辉煌,涌现出一批“优秀辅导员” “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服务员工”“躬耕教坛”教师。值此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1、会计学院 毛腊梅
毛腊梅,女,无党派人士,会计学院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商业会计学会测评委员会理事、安徽省财政厅会计准则制度咨询专家、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师德先进个人、铜陵市国资委重大投资项目评审专家、铜陵市铜官区人大代表。
她躬身讲坛32载,教学一线从事核心专业课教学工作,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多次荣获优秀教学质量奖。她是国家级一流课程《会计学基础》骨干成员、主持省级一流课程《中级财务会计》、安徽省一流本科教材《中级财务会计》等多项省级质量工程。
她荣获全国大学生企业管理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以及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等奖项。
2、工商管理学院 张保花
张保花,女,中共党员,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
她先后荣获安徽省教坛新秀、安徽省“筑梦”创业导师、铜陵学院优秀教师、铜陵学院优秀共产党员、铜陵市创业培训四星级讲师等荣誉称号,主持省级教研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主持校级教科研项目10多项,获批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奖1项。
她获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校级创业讲师大赛二等奖、校级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二等奖。
3、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杜莹莹
杜莹莹,女,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十二年风雨兼程,十二载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她走上三尺讲台已经十余个春秋,其中酸甜苦辣都在学生们成长成才中收获满满的欣慰。
教师的成长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人格魅力的塑造,还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这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旅程。正因如此,她将以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自我提升的行动中,持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打造课堂教学的新形态。
在未来日子里,依然用真心真情关爱学生,身体力行影响学生,为学生成才保驾护航,期待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
4、金融学院 张 晖
张 晖,男,金融学院教师。
他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守讲台,潜心育人。以人民教育家为榜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他认真履行教研室主任职责,组织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落实学校“三期”教学检查,积极完成教学督导工作,筹划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兢兢业业,带领教研室老师整改评估资料,编写教学大纲,打磨教学内容,并完成了新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教研室建设成效及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报告等系列材料的撰写。在教学中,坚持为学生为中心,力求以扎实的学识赢得学生,用良好的师德师风感召学生,用真情真心对待学生,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他潜心研究,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教研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市级横向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
近5年,他获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4次、年度考核优秀等级2次、师德师风考核优秀等级1次、市级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1次。
5、经济学院 王 珺
王 珺,女,中共党员,副教授,经济学院经济统计学教研室主任、院教学督导组组长。
课堂上,她积极探寻教学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直面时代发展,启发独立思考;实践中,她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融入政府、企业的真实项目,利用专业知识建言献策,树立学生专业自信,培养家国情怀;生活里,她常不遗余力的帮助学生解决各方面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构建科学健康的精神家园。教研中,主持《市场调查统计分析》省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参与《统计学》《市场调查实践》《出口商品市场调查》等3门省级一流课程建设。
她曾获评安徽省教坛新秀,荣获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安徽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论文二等奖。
6、外国语学院 李 煜
李 煜,男,中共党员,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烛光引路,育梦成林。他深受学生爱戴、同行尊敬。他以知识为灯,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以师德为尺,丈量着教育的深度与温度。
立德树人,以爱育心:他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严谨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塑造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社会责任感。深耕教学,匠心独运: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他承担过20多门专业课程和公共外语课程教学。在教学中,将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课前充分备课,课堂精心组织,课后认真辅导,曾多次获得优秀教学质量奖。科研引领,创新不息:他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省级教学与科研项目,发表各类论文20多篇,并以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7、法学院 丁 辰
丁 辰,男,法学院副教授。
他1995年6月从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毕业后在法学院任教至今。期间,2007年获安徽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10年6月先后在安徽宪达律师事务所、安徽徽风律师事务所担任兼职律师,2019年10月至今在铜陵市仲裁委员会担任仲裁员,2023年担任铜陵市法学会副会长。在从事兼职律师工作期间,先后担任多家企业法律顾问,参与处理多起重大涉访涉诉法律事务,并多次参与市、区领导接访工作。他还主持《合同法》省级教学示范课、省级《合同法》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近5年来,他指导学生代表队参加第三届安徽省模拟法庭比赛,荣获最佳书状奖(一等奖)和团体三等奖;指导学生代表队参加第四届安徽省模拟法庭比赛,荣获团体三等级;2020年和2022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2021年和2022年教学考核结果为“优秀”等级、2023年度师德考核结果为“优秀”。
8、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田 青
田 青,女,文艺学院公共艺术教研室主任、工艺品雕刻一级技师、高级雕塑师。
她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展现了深厚的专业素养,而且在雕塑教育和校企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她的悉心指导下,众多学生在比赛中荣获佳绩,这些成绩不仅印证了学生们的努力,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和指导上的卓越成就。
她不仅推动了雕塑艺术的发展,也为学校艺术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尊重和赞誉。
9、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李 岩
李 岩,女,中共党员,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主任,从事图像识别、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愿做微光提灯引路,育梦成光静待花开。做学生信念的引导者:坚持爱字当头,既教书又育人,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从把握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身心特点出发,以“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让教书与育人同向同行。做实践育人的先行者:积极探索育人路径,拓展教学场域,通过引入前沿课题开阔学生视野,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指导的学生获60余项省部级奖项。做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坚持在教中研、研中教,研教相互促进。对标本科教育教学评估要求,全力负责教研室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认真完成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材料归档,积极撰写基于工程认证的认知实习大纲和生产实习大纲,组织撰写近3年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情况报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各项工作做得出彩夺目。
她潜心钻研、深耕教坛,用奉献守护学生成长,用匠心践行初心,用敬业诠释不凡。
10、电气工程学院 潘慧慧
潘慧慧,女,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电气工程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主任,现为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在站博士后。
她承担学院多门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入选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入选安徽省高校理工科教师赴企业挂职实践计划项目。
她先后获评铜陵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称号,获得铜陵市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
11、机械工程学院 殷 建
殷 建,男,民革党员,工学博士,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安徽省科技专家库成员。
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他结合机器人专业特点及工程需求,不断把最新前沿知识带入课堂,融入到学生实践和学科竞赛作品中。他长期利用周末和休息时间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并获奖,本人多次获得“全国西门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安徽省工程实践与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被学生称为“金牌教练”。他还积极参加统一战线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以立德树人为教师之本,用学识魅力、思想魅力、人格魅力时刻感染着学生,深受学生的爱戴。
他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曾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12、建筑工程学院 周 琦
周 琦,男,博士,九三学社社员,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作为一名从事高教事业多年的专业教师,他深知发展自身是培养学生能力、服务社会的根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堂上,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实效性;课堂外,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多次组织教研室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如成图大赛、BIM应用大赛等多项专业赛事,屡获佳绩,积极联系社会企业为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今后,他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学业进步,用自己的关心关爱、身体力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13、马克思主义学院 邵 军
邵 军,男,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他33年如一日坚持在高校教学一线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来从未间断,努力把思政课变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收益的课程,并先后在《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他还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承担铜陵市课题项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为铜陵市委宣讲团和市级专家宣讲团骨干成员,每年深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理论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送到基层,深入群众,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扩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场域。
他曾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教学成果奖励,在“长三角”高校思政课教学大赛等多次教学比赛中斩获佳绩。
(来稿时间:2024年9月11日 组稿:党委宣传部 党委教师工作部 编辑:周薇 审稿: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