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骄子·考研风采⑦】沈昊东:心有所向 行皆可往

作者:大学生记者站日期:2024-07-03点击:1705

沈昊东,男,汉族,中共党员,电气工程学院2020级自动化专业学生,安徽省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曾担任班级班长,综合测评四年排名班级第一,获安徽省第八届、第九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铜奖,“望岳利他”奖学金2次、校一等奖学金6次,多次荣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凭借士兵计划以初试341分、总分第二名成功“上岸”合肥工业大学控制工程专业。

(左一为沈昊东同学)

青春应与祖国同行

2018年高考结束后,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沈昊东深刻思索着人生方向。“我知道,每一个选择都会让我不断成长,但参军报国,绝对是成长最正确的选择。”“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于是,沈昊东选择了参军报国。刚进部队,我什么都不懂,好在有班长、有战友的指导和帮助。从整理内务开始,军被叠得棱角分明,白床单铺得平平展展,睡觉衣帽鞋袜摆放整整齐齐。“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你会发现,优秀会成为一种习惯,更会成为一种气质。”在军人眼里,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戈壁滩上负重50斤,行军70里,从下午走到凌晨,脚上血泡挑破了继续走,再苦再累也没人放弃;高烧到39度6,依然坚持在零下二十度的冰天雪地里训练;比武的时候,为了连队荣誉,大家拼了命地给战友加油、呐喊……是的,风霜雨雪,百炼成钢,军营艰苦的磨砺,让你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都能坚持到底,不会轻易放弃。“两年时间倏忽而过,部队教给我的很多道理,还没来得及细细品悟,就要离开;两年时间又很漫长,在无数个站岗的夜晚,我看着满天繁星,想象着那些兵龄十几年的老班长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沈昊东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大学四年,沈昊东成绩优异,一次性通过了大学生英语四级、六级,先后获“望岳利他”奖学金2次、校一等奖学金6次,多次荣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在专注书本知识的同时,他还注重提升自身修养,拓展知识广度,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先后荣获安徽省第八届、第九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铜奖。基于在校期间的优良表现,沈昊东在大二时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仅是我大学生活的高光时刻,也是我人生的重要时刻。”在专注学习、服务班级的同时,沈昊东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积极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获得大家的一致称赞。

坚持就是胜利

对于考研的原因,沈昊东说:“作为从小在合工大旁边长大的孩子来说,合工大一直是我的梦想,可是高考并没有让我如愿,所以,考研这个机会我无比的珍惜,我一定要证明自己我并不比别人差,我也能考进去。”自踏入大学的大门,沈昊东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科研与创新之中。“对自动化研究的深厚兴趣一直是推动我前行的强大动力。每当我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或开发出新的算法时,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激励着我不断追求卓越。”在过去的四年里,沈昊东同学参与了众多关于自动化领域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涉及理论探索,还包括了实际应用。同时,在各种学科竞赛中,沈昊东斩获了不少荣誉和奖项。这些经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学术视野,加深了对本专业的热爱。更重要的是,沈昊东渴望通过进一步深造,深入研究自动化领域,探索更多未知的奥秘。“我坚信,只有不断学习和挑战自我,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提及备考的难忘瞬间,沈昊东回忆道:“最难忘的莫过于去年国庆节,当我晚上走出自习室,看着空荡荡的校园,心里的那种孤独感突然涌上心头。其实,一年的备考中,我时常在脑海里问我自己,能不能放弃考研?每日早出晚归,晨冬坐在座位上看日出,闭馆回去路上跑着步,听着歌,放声歌唱(亦或是嘶吼)每天就像神经质似的也会悲伤,也会忧愁。一切都以考研优先,一切都为考上,什么都不去想,唯有坚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再回首备考时光,沈昊东申请感谢了他的研友。“在那漫长而又充实的备考时光里,我和他就像是一对默契十足的搭档。我们会一起吃饭,一起散步、聊天,享受轻松愉快的休闲时光。当面对那些棘手的难题时,我们不会孤单一人去寻找答案,而是坐下来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共同攻克难关。我们如同形影不离的战友,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携手走过了无数的日夜。”

谈及今后的打算,沈昊东表示,还是要结合导师的要求,继续对自己的所学进行查缺补漏,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来稿时间:2024年6月28日 撰稿:学生记者 于翠敏 王卉 编辑:张文斌 审稿: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