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彰显着大学的精髓和灵魂,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是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思想品质及综合素质、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风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在“学风建设提升年”,请看二级学院学工组长或团委负责人谈“如何健全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周 蕾(会计学院学工组长):
学风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高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以优良学风助推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内涵式发展,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2024 年是学校“学风建设提升年”,我们要将学风建设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要明确学生学风建设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要明确辅导员、专任课教师学风建设指导作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明确个人学习方向和目标,真正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融合在一起;要明确朋辈典型的示范作用,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和优秀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班干部等学生骨干模范表率作用,加强典型宣传,进一步推动学风建设。
2、冯 娟(机械工程学院学工组长):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我认为,我校学风建设要在“三全育人”大格局下,以学生为主体,从“四个维度”持续推进。具体来说,就是从教书育人维度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点燃学生理想信念的信仰路;科研育人维度要做学生创新的领航人,照亮学生科学探索的攀登路;管理育人维度要做学生生活的贴心人,延展学生成长发展的成才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维度要做学生思想的知心人,铺平学生逐梦圆梦的奋斗路。
3、王 炜(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学工组长):
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内涵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新时期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作为学工系统,我认为一是实施思政引领工程,依托专业特色开展学风建设主题教育,筑牢学风建设思想根基。二是实施基础管理工程,建立学风建设责任制,完善学风建设检查监督考核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督促检查和动态管理。三是实施环境营造工程,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开展“我的课前十分钟”“晒晒我的成绩单”,以及优秀校友报告会、考研经验交流会等,进行全程化、渗透式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环境。四是实施榜样示范工程,开展优秀学风“示范班级”“示范寝室”“先进个人”创建活动,营造学先进、追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4、程 刚(电气工程学院学院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持续建设的工程,但归根到底要立足于学生、见效于学生。作为一名基层共青团干部,肩负着做好学风建设的重要职责。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将以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措并举,创新学风建设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开展富有成效、学生喜闻乐见的学风建设活动,倡导优良学风,统筹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提升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靶向思维,完善教育引导、强化服务保障、规范管理要求,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努力开创学院学风建设新局面。
5、胡秀丽(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
学风建设是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证,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整体形象的关键环节,是整个学校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学校已经印发《2024年“学风建设提升年”实施方案》,并在教育引导、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等方面采取了系列举措,目前手机入袋率、前排就座率、记笔记率等显性指标均有所提高,后续还要久久为功,在持续改进老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学习能力以及营造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等隐性指标上下大功夫。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外国语学院团委将继续组织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加强学习纪律监督、设立榜样激励机制、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以及开展诚信教育等方式,有效推动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为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贡献力量。
6、张佳欣(法学院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非学无以广才”。培育优良学风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为此,法学院共青团组织系统谋划、着力打造“朋辈引航”品牌栏目,组织开展“优秀校友讲坛”“中国法治文化故事分享会”“首届模拟立法大赛”等系列特色活动,积极推进立志争先学风教育,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引领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向学乐学好学,以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争做新时代好青年,实现强国复兴有我的青春誓言。学院团学组织将在创建优良学风中当好党委、行政的助手,当好“学风建设提升年”各项活动组织实施的生力军、排头兵,做学风建设的策划者、执行人、行动派,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7、程 鹏(经济学院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学风建设提升是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的前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经济学院团委着力于以团促学,多措并举扎实提升学风建设。一是以思想引领学风,在工作中紧紧围绕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生命线,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将思想引领浸润到学风提升的各个环节。二是以管理培育学风,坚持教育引导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团学骨干在学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竞赛涵育学风,有序开展科技创新赛事组织与项目孵化,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四是以活动助推学风,丰富工作载体,创新活动形式,进行全程化、渗透式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8、朱 敏(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学风建设活动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的重要途径。学风建设与思想政治建设实现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协同育人力度,从学生家长、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现阶段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思想状态、心理状态、学习状态;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从学生个人的学习成长目标、个人认知、个人规划等方面进行落实;要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改观学生对学风建设的固定印象,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风建设实践活动中。
9、潘 清(工商管理学院学工组长):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优良学风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作为一名二级学院的学工组长,是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的助手,在实施“学风建设提升年”行动中,要积极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既要协调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也要会同辅导员一道,坚持“严管与厚爱、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与任课老师、学业导师共同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营造“勤学、乐学、善学”的氛围,努力构建以教育导学风、以班风带学风、以管理促学风、以榜样领学风、以环境蕴学风的工作格局,促进学院学风建设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供稿截止时间:2024年5月21日 组稿:党委宣传部 编辑:周薇 审稿: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