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5年来,我校思政课教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寻提高思政课吸引力的路径,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现推出“点赞良师”思政课教师系列报道,展现我校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做法。
蒋丽,女,蒙古族,中共党员,哲学博士,铜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安徽省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者,铜陵学院翠湖领军人才、教学名师,铜陵市委讲师团基层宣讲专家,铜陵市社会科学专家库入库专家。
爱岗敬业:坚定政治信仰,明确政治方向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蒋丽始终热爱自己的岗位,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这个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思想阵地。她认为:“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武器,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这样站在讲台上才有底气”。教师只有以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师德形象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以至达到“敬而受教”的境地。多年来,蒋丽在教学科研及各项工作中,坚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运用其观点、立场观察中国的历史现实,分析和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论与重大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结合来,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大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作为铜陵市和铜陵学院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的专家,蒋丽认真学习二十大报告,而且还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组织教研室老师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集体备课,让二十大精神进思政课堂、进学生头脑。此外,她还受邀为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团干部和学生会干部,为基层社区的党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作党的最新理论政策报告近20场。2022年6月,蒋丽老师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以来,她更加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党建工作中,坚持将支部建设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融合,2023年12月所在支部获批铜陵学院“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教书育人:学业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知心人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做好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蒋丽坚持教书育人,积极指导学习参加各类竞赛,利用业余时间为考研学生答疑解惑。在学校高度重视教学、重视科研、重视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下,蒋丽带领教研室老师们梳理了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A、B类项目与思政课相关的各类赛事,了解比赛动向,收集大赛相关信息,尤其重视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和“挑战杯”赛事的组织和参与。自新生入学开始,蒋丽便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普及学科理论竞赛的知识,指导学生开展田野调查、撰写调研报告,鼓励学生积极参赛。她先后指导学生获“挑战杯”省赛二等奖和“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三等奖。
教学科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科研水平
从教以来,蒋丽始终坚持在公共基础课教学第一线,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被评为安徽省“三全育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22年4月,主讲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入围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蒋丽不仅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而且特别注意结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究,坚持从教学中和对社会的调研中提出科研课题,并把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水平,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近年来,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安徽省哲学社会研究项目、省社科联和省质量工程思政专项课题等10多项,以第一作者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毛泽东思想研究》《人民论坛》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了近30篇学术论文。其中,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的1篇,撰写学术著作2部。
(来稿时间:2024年3月25日 撰稿:程姝 编辑:张文斌 审稿:鲍负 崔磊/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