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供给多样化 学生需求选择性——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扎实开展

作者:文艺学院日期:2024-03-15点击:619

草长映莺飞,艺术润心田。春季学期开学第三周伊始,3月13日下午,学校艺术教育中心本学期面向理工类学生开设的约20门(组)课程,在艺术楼南楼109音乐室、教学楼A109教室等处同时展开,欧阳芬莉、刘静等15位教师同时走进教室或琴房,为近2000名学生,分别讲授《中国花鸟画》《青铜艺术鉴赏》等公共艺术课程,这标志着以2学分32学时纳入2023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广大同学翘首以盼《公共艺术》课程正式拉开课堂教学帷幕。

校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张靖副教授在接受校大学生记者站学生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各级领导对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切实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学校公共艺术中心以文艺学院音乐表演、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6个艺术学类专业,75位专任教师(含教授5人、外聘教授3人),以及大学生活动中心、艺术楼琴房、舞蹈房等场地,铜工艺设计工作室、虚拟演播室等22个实习实训场所依托,开设公共选修课程;积极组织参与各艺术类竞赛活动举办“五月花开”校园艺术节、星期六音乐会、艺术教育中心教学成果音乐会等活动,提升了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张靖认为,成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体制机制上,采取艺术“俱乐部”制,积极优化了公共艺术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了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将公共艺术教育多方位、系统化地嵌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落实了教育教学根本任务。二是在供给侧上,建设内涵不断深化,深度挖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注重课程思政,开设了艺术史论、艺术赏析和艺术实践三个方面,共17门课程,涵盖了音乐、美术、语言、文学等四大艺术门类,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三是在育人成效上,中心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功能,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实践,丰富校园文化,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提升综合素质,厚植家国情怀。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作品肖斯塔科维奇双小提琴和钢琴组曲《前奏曲》等荣获器乐甲组一等奖、“桐城旅游文化”系列插画文创设计》等分获乙组二等奖,教育成果彰显

谈到下一步公共艺术教育,张靖表示,一是要增加课程开设力度,让公共艺术教育的大讲台惠及更多学生;二是要搭建好艺术实践与展示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三是要拓展文化宣传路径,吸引更多的学生选修课程、绽放芳华。

琴瑟和鸣付春华,躬耕教坛有秋实。艺术教育中心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踔厉奋、锐意进取、齐心协力,争取交一份公共艺术教育的满意答卷。

(来稿时间:2024年3月15日   撰稿:张靖  大学生记者站 编辑:钱魏 核稿:刘静  裴吉慧  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