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奋斗史,展望新征程。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分团委在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强化永远跟党走的理论武装,提升永远跟党走的行动自觉,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的活动。广大青年学生在活动中展示青春风采、凝聚青春智慧、贡献青春力量,助推学院团学工作迈向新台阶。
迎着理想曙光 强化思想引领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分团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升华。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对历史规律的正确把握上、对基本国情的全面认识上,激发爱国情、砥砺强国志、践行报国行。二是在主题教育上深化。把握关键节点,依托“专业分流”“诚信立人”“就业指导”等专题讲座和优秀学子经验交流会等,指导专业学习、巩固专业思想、强化专业知识;开展“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学雷锋活动,“网上祭英烈”等主题团日活动,将薪火相传的爱国情怀融入团结奋斗的追求中;号召青年团员参与电脑义诊、义务劳动等,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三是在典型示范上激发。开展团支部组织生活会,完成学院团员教育评议工作,落实“三会两制一课”,组织各团支部参加“青年大学习”微团课学习,涵育典型团内生活风气;以先进典型为镜,注重学生典型的遴选,认真组织“大学生年度人物”“五四青年标兵”“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评荐工作,其中学院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徐铸同学荣获2023年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
借助专业特色 汇聚成长合力
202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学院分团委抓住“事”“时”“势”,把牢发展机遇,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的广阔平台。一是专业素养上拓展。举办“数学建模”“数学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 “安徽省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等各类大赛校内的选拔,开展专业素拓活动;立足专业特点,举办“计算机基本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计算机操作比赛,完善竞赛体系。二是专业技能上强化。指导学生参加“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形成以创新增动能,以创业促就业的优良风气;开创学科竞赛新模式,成立数学协会、信息安全协会、物联网创新应用协会、大数据智能计算协会,开展技术培训、技能训练和创新设计等各项创新实践工作,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三是专业成果上丰收。五年来,学生作品《无人送餐车》在第15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2项;其他学科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省级以上立项和获奖500余项,其中,国家级200余项。
强化志愿服务 书写青春之歌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分团委秉承“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化,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树立崇高家国情怀。一是把社会实践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开展好“大思政课”“三下乡”“返家乡”“大学生社区服务”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学院“汲汲知新语,卷卷思非遗”文化宣传实践队、“青春微光,筑梦引航”志愿服务队获省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二是把志愿服务作为育才的重要抓手。聚焦专业特色,成立“电脑义诊”志愿服务队,走进基层一线,服务社会需求,为社会、校园提供暖心服务,每年服务达数千人次。其中,2023年电脑义诊活动还被安徽青年网转载报道。组织学生参与第五届安徽省计算机大会前期筹备及现场服务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奉献的精神展现蓬勃向上的铜陵学院学子形象。三是把躬亲实践作为育德的重要路径。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系列主题班会、团会,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疫情防控,在关键时期,积极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为全院师生服务,展现“微光可成炬,大爱映苍穹”的无私精神。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五年来,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共青团坚持筑牢基础、凸显特色、赓续创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逐步上升。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心系赤子之情、肩负复兴之梦、胸怀弄潮之志,把握成长进步机遇、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业绩,不断开创学院共青团工作新局面,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来稿时间:2023年12月14日 撰稿:严路路 王美玲 编辑:王美玲 审稿:张平平 陈文勇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