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装再出发 新年我有话】院长篇

作者:宣传部日期:2023-02-04点击:2285

  二级学院是学校重要的组织结构,是学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与创新活动的基本单位。实现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需要不断提升二级学院的组织合力、制度效力、内在动力、实践活力和发展潜力。立春啦!人勤春来早,万事日相催。请来看我们二级学院院长(或书记)们在抢抓机遇、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实现“做大做强”目标等方面,有着怎样的思考、展望、期许。

会计学院院长 徐诗举

  

举轻若重扬所长  擦亮品牌齐奋进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学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建设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凝聚全院师生,举全院之力,锚定目标,狠抓落实,奋力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流教学科研团队,千方百计招贤纳士,确保完成2023年度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持续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充分发挥“铜业发展智能决策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作用,力争在高层次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论文、高级别科研成果奖项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超额完成2023年科研到账经费任务。

  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紧抓安徽省工商管理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立项建设契机,以会计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和《会计学基础》国家级一流课程为依托,认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持续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开展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全面做好试卷、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等各项原始教学档案材料的归档工作,扎实推进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落实。

  玉兔迎春启新程。我们将全面对标对表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和教育部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拉升标杆、补齐短板,扬我所长、擦亮品牌,用奋斗成就初心。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院长陈昌文

以文化人美在心  实干为要艺传人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2023年,我将聚焦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重点任务,注重理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紧扣发展大局,全院师生凝心聚力,班子成员团结一致,奋力打好组合拳,注入发展新动能,“实”字当头,“干”字为先。

  用情干:脚上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深情。情感是工作的润滑剂,我将让情感成为工作的支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无限的热情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去。

  用心干:船的力量在于帆,人的力量在于心。用心工作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我绝不当“说了当做了,做了当做好了”的马虎掌柜,做“时时放心不下”的“思想者”,心之所向、何惧路长。

  创新干: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在新文科、新艺科改革背景下,我须紧跟时代潮流,冷静思考,扎根实际,深化对艺术领域科技应用、产教融合、功能属性等的认识,及时回应社会需求、学生所盼,优化专业结构。

  抓紧干:良弓在手,贵在速发。我要不断增强“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中间有空降兵”的竞争意识,抓紧一切机遇,深化内涵建设,敢于亮剑、善于斗争,不绕道、不拖拉、不回避。

  虚心干: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新征程上,我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面对学院工作的薄弱点,虚心求教、采摭众家,谦虚谨慎、务实前行。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齐平

实干笃定前行  奋斗开创未来

  虎归兔跃春意浓。不平凡的2022年已经过去,迈向新征程的2023年已经来了。

  期待在新的一年里,牢牢把握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发展趋势,抢抓“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机遇,锚定目标任务,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推动专业建设跨越式发展。

  期待在新的一年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现新突破,大幅提升学院教师队伍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助力学院在标志性平台、项目和奖励等方面取得更优成绩。

  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以科研团队建设为基础,推动“有组织科研”,积极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创新发展动能。

  期待在新的一年里,铜陵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取得类似AI“AlphaGo大战李世石”般突破性进展,我们的团队能做出更多积极贡献。

  期待在新的一年里,与青年教师和学生们多交流,与年轻多元的思想多碰撞,保持学习、思考的热情,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寅旧卯新宏图展。2023年,梦在远方,路在脚下。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欣

继续创造辉煌  教育成就梦想

  愿作春泥滋嫩李,甘当人梯架金桥。新的一年,我将团结带领继续教育小伙伴们一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发展新阶段、贯彻发展新理念,奋力推进我校继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不忘初心: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

  树立大局观念:精心部署和落实学校决策;

  持续提质增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服务地方:拓展培育增长点;

  不断强化保障:提高办学能力水平。

  千秋伟业抓教育,百年大计育人才。新的一年,我们将携手拼搏、并进,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积极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不负伟大时代,成就伟大梦想。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泾文

昂扬逐梦新时代  坚定初心育新人

  展望2023年,围绕“安徽省铜基新材料产业共性研究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峰学科建设、“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建设培育点创建,我们将勠力同心、踔厉奋发,抢抓发展机遇、朝着高质量发展水平建设目标奋勇前行。

  奋发书写凝心聚力的团结答卷。在党建引领、专业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招生就业、师生成长等方面彰显机械风采,贡献机械力量。

  奋发书写鼓舞人心的发展答卷。制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围绕高峰学科和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持续发力,力争国家级一流课程、一流专业、科研项目实现新突破。

  奋发书写立德树人的育人答卷。积极推进安徽省“三全育人”试点院系建设,聚焦课程教学改革和队伍建设,以生为本、全员育人,实现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双提升。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未来漫漫,唯有奋斗。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珺

守教育初心 谋特色发展

  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2023,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给予更多更好的期待。

  “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遇见。”遇见影响一生的良师、遇见朝气蓬勃的学生、遇见并肩奋斗的同事、遇见更加从容的自己……

  向美而行、步履不停。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明确的新目标新任务,立足学院实际,锚定关键指标,强化价值引领,促进文理融合。

  我们将结合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积极探索新文科背景下财税与公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新思路、新举措,力求税收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成效更加显著,“通财务、精税收”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更加彰显。

  我们将大力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省级传统专业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扎实践行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促使办学特色更加明显,人才培养成效更为显著,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力争取得更多代表性、标志性成果。

  盛世必有华章。我们将砥砺前行、携手共进,以真情感动学生、以真知捍卫课堂、以真诚面对同事、以真心服务社会,以更有态度、更有温度、更有力度的行动,传播学院声音,展示师生风采,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人的智慧和力量!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涌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2023年,我将团结并紧紧依靠同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创新发展。

  志存高远,筑牢理想信念之魂。我将坚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淬炼忠诚之魂、体悟担当之重、激发奋进之志、凝聚前行之力。

  锐意进取,夯实人才培养之基。我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优化专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建设机制,强化课程思政和实践教学,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踔厉奋发,增强科研产出之势。我将坚持贡献导向、产出导向、可视化导向和多元化导向,融合个人进步与外院发展需要,立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标翻译专业硕士点建设,力求科研成果新突破。 

  慎思笃行,提升行政管理之效。我将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优秀者学习,配合党政主要负责人,制定完善二级管理制度,增强人本意识,注重群众基础,推进民主管理,规行矩步、勤勉尽责。

  我坚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法学院副院长孙结才

崇法明理  实干为先

  未来可期,成于实干。

  2023年,我院师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应用型”方向不变、“地方性”道路不偏、“开放式”力度不减,赓续“ 德法兼修,内外并重”院训,团结奋斗、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勇毅前行。

  紧扣时代主题,抓住关键节点。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三进”,强化法治信仰,坚持培根铸魂,持续固本培元,在深耕思想引领“责任田”上下功夫。

  紧扣专业特色,挖掘思政元素。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启智增慧、明法修身,以实干笃定前行,用汗水浇灌收获,在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上下功夫。

  紧扣中心任务,拓展工作视野。我们将进一步围绕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二三四”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笃行不怠、奋楫争先,在续写担当奉献“大文章”上下功夫。

  在新的一年里,全体法学人将合奏出新的乐章、拼出新的士气、讲好新的故事,始终以赤诚之心、昂扬之姿、奋进之势,加速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经济学院院长谭艳华

培国之重器经世济民  奏奋进之乐通江达海

  2022年,经济学院全体师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校企合作工作成效显著。

  2023年,我们将乘势而上,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发扬钉钉子精神,努力开拓创新,奋力推进学院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们将深入推进国际经济与贸易国家一流专业和经济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加强数字经济新专业建设,修订好2023 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力争优势专业实现一本招生。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获得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成果。继续打造高质量特色课程,力争实现《市场调查实践》向国家级社会实践课程晋级。

  我们将加大国际商务专业专硕建设点和铜业学院建设力度,聚焦核心指标,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国家级项目立项、横向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提升、高水平研究成果打造、科研工作有效组织等工作。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师资素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强化教育教学的各项考核,努力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广大教师建功立业,在各类比赛中获得更多更大的成绩、更高级别的奖项。  


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雷勋平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幸福和事业都是奋斗出来的。未来已来,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更加坚定信心、埋头苦干。

  2023年,我们将以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立项建设和工商管理高峰培育学科建设为抓手,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顺应新发展格局优化专业结构,切实提高工商管理学院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与学生管理能力,在党建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上迈向新的台阶!“工商人”,我们未来可期。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当前,学校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和上层次的紧要关头,我们将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怀揣爱校、建校、兴校、强校的拳拳之心,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毫不懈怠的创新者、搏击风浪的弄潮儿,全心育人,携手共创铜陵学院新的辉煌。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2023年,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吴卫兵

向下扎根向上长  锲而不舍气自华

  新年新希望,兔启新征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春暖花必开!

  齐心协力,深入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我们将不断加强电子信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建设;抓好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各项工作;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一流课程建设,推动自动化专业认证工作迈上新台阶。

  齐抓共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将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不遗余力引进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高层次人才;聘请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促进“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齐头并进,全面推进专业硕士点建设。我们将团结全院师生,聚焦硕士点建设的短板和难点,坚持精准发力,按照时间表和路线图,细化任务分解,攻坚克难抓好落实;锚定核心指标,着力解决博士比、师均年科研经费等难题,确保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力争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有所突破。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学校有干事创业的天地,我院有为师生服务的热土。面向未来,我们将逢山开路、重锤钉钉,咬定青山、脚踏实地、踔厉奋发,在团结奋进中书写电气工程学院人新的荣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电气人”无悔的奋斗足迹。


金融学院副院长李增来

金石可镂志坚韧  融会贯通育新人

  寒来暑往,春秋更序。充盈、辛苦、振奋、团结、幸福……,是不变的生活风景、多姿的事业旋律。

  2022,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团结一致,拼搏进取。我们在师资队伍和科研成果等多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这是全院师生一道拼、一道干、一道奋斗出来的。

  2023,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者,勇往直前,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以内涵建设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实力,不断开创学院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铜陵学院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而共同努力!

  当前,防疫仍需接续,曙光就在前头;未来,挑战风险未知,坚持就是胜利。也许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但我们依然用热爱点燃命运的交响,在变与不变的人生轨迹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辛劳和汗水去开启新的征程。

   兔年新春,扬帆起航。让我们许下愿景、定下目标,立此存照、激励前行。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王丽萍

业源于创贵在新  行成于思重在践

  时间无言,记忆永恒。2022年,追梦路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小确幸”,汇聚成新时代昂扬奋进的洪流,团队激荡、活力激发、青春激扬……

  心之所向,必有回响。 2023年,充满生机希望!立德树人,必将精彩动人。

  我们将以提高应用型人才质量为培养目标,持续推进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我们将持续实践“多元浸润、学产协同、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提升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内涵。以工程素养创新训练为主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工程素养教育创新性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再上新台阶。

  我们将继续推进产教融合,充分发挥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作用。主动适应积极引导,拓展具有应用型特色的创客实验室、创客项目,校企联合培养,激发师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造的愿望和热情,持续提升我校国家级众创客空间的影响力。

  春已来、花必开!我们将更加理性昂扬、拼搏奋进,看清缺憾、握得圆满,围绕学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等重点建设,再铸铜院“创新创业人”的辉煌。


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励骅

砥砺前行又一载  继往开来启新程

  欣逢盛世,不负其时。2022年,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学校召开第四次党代会锚定了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目标。我们“建工人”与时俱进、踔厉奋发、团结拼搏,取得可圈可点可喜的成绩。

  新起点、新气象,新目标、新任务!2023年,必将是我们方向更明、信心更足、进取奋发的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强化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育特色优势专业;强化学科建设,争创高水平学科申报硕士点;提升科研水平,更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全面加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构筑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

  笃行不怠,未来可期。新的一年里,我们“建工人”将用心用情用力谱写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章,积极投身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让明天的铜院更加美好!(荐稿人:王美玲 审稿人:查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