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促进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科学谋划“十五五”,彰显“工商一体化”办学特色,锚定创建工商大学中心任务,实现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为将大讨论引向深入,在及时报道活动动态的同时,学校拟在自媒体开辟“培训谈收获”“学习谈体会”“交流谈思路”“调研谈发展”“汇报谈成果”等专栏,请院长“谈”、书记“说”、教师(教研室主任)“讲”、学生“提”、校友“谏”……采取文字、短视频、访谈等不同的载体、形式,让大家交流观点、碰撞思想。
学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动员会后,各院部充分利用《铜陵学院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学习材料》,结合实际,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职工大会、“三会一课”等不同形式,开展集中或个人自学。现推出“学习思考谈体会”篇,将部分教职员工的学习心得、思考体会分享如下,以供交流和学习。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汪春成:学校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使我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必将开创教育发展新格局,作为教学管理人员,亟需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推进数字教育改革。
大讨论学习材料具体翔实、深度和广度兼具,通过学习,深刻感到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性、紧迫性,亟需探赜人工智能驱动下教育改革的关键路径、厘清技术驱动、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聚焦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重构、师生角色转变和教育评价改革,着力重塑数字教育的核心理念,消弭技术迭代的差距,主动增强数字素养,助力学校构建智能时代的教育新生态,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倪倩: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学校汇编的大讨论学习材料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视野宏阔。在研读过程中,工商学院教师边学习、边思考、边交流,形成了浓厚的研讨交流氛围。我认为,此次学习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教育初心的唤醒与使命担当的升华。
今后,我将紧密积极思考学校“工商一体化”的发展蓝图,坚持思政引领、专业筑基、产业对接、协同推进,把价值塑造融入学生专业成长全过程,将实践育人切实嵌入国家产业发展大局,推动学生教育工作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凝聚建设“工商大学”的共识,在学校发展新的征程中,彰显学工人的担当与作为。
人事处人事科科长魏长城:在深入学习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学习材料时,作为人事处工作人员,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不仅是理念的革新,更是行动的号角。面对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战略,学校要实现“工商一体化”转型发展,人事工作必须从事务型管理向战略型服务跃升,通过重塑引才标准、重构育才机制、激活机构编制效能等关键举措,实现人才供给与学科发展、地方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今后,我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既做改革创新的“破冰船”,更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为学校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电气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王悦教授:通过学习,我深受启发,感触良多,充分认识到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着深刻变革,从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到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无一不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打破思维定势,主动革新思想观念。同时,新时代教育的核心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批判思维与实践能力。面对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迭代,教师必须从以往的 “知识传授者” 转型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引导者、成长赋能者,借新技术优化教学,实现个性化育人。
面向未来,我将持续学习,以更加开放、融合、创新的姿态投身工作,把新思想、新理念转化为育人实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主任、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陈守东博士:思想领航,行动致远。在学校申硕关键年和科学谋划“十五五”之际,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对彰显“工商一体化”办学特色,实现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自主学习和企业实践,作为一线教师和基层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学校要发展,一是必须与地方深度合作,对接铜陵有色等头部企业,将学科专业建设建在产业上,将人才培养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二是必须全体师生齐心合力,上下思想统一。而这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正当其时,为全校上下提供了一个统一思想的最好契机。三是关键在于执行,学校的转型发展关乎到全体师生,在目前这个攻坚克难和爬坡过坎的最关键时期,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勇当先锋、舍我其谁的精神,勤勉笃行,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专职辅导员洪中:通过“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学习环节,我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更深入、更贴近实际的思考,工作方法也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我意识到常规“说教式”沟通效果并不好,比如提醒学生按时上课,反复强调纪律不如先问清楚是否有选课冲突、身体不适等情况,帮他们想办法协调,反而能让学生主动调整。
现在我更多考虑“从学生需求出发”:新生刚入学时,不再只讲规章制度,而是带着他们先熟悉校园环境,收集大家对宿舍生活的小建议;遇到学生考试焦虑,也不只是说“别紧张”,而是分享老生的复习方法,帮助制定备考计划。
辅导员的工作不用喊“口号”、说套话,只要把学生的小事放在心上,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就是在践行更务实的教育理念,更能帮学生在校园里安心学习、踏实成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行政秘书张佑博士: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深度重塑社会生态与教育形态,也为思政课改革创新开辟了广阔空间。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必须主动拥抱这场变革,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有机融入教学全流程,让思政课焕发新活力。
传统思政课教学存在形式单一、互动不足的挑战,人工智能恰好为此提供了破解之道。通过构建沉浸式虚拟实践场景,能让学生“亲历”历史与社会现实;利用学情数据分析,能为教师精准把脉学生思想困惑提供有力支撑;借助智能工具辅助课程建设与课堂互动,则能全面提升教学效率与管理水平。
未来,我们应持续探索“智慧思政”创新路径,用心打造兼具高阶性与亲和力的思政金课,切实提升铸魂育人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力量。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余宏:作为教工党支部书记,我将积极响应校党委的号召,严格执行文艺学院党委关于落实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的具体要求,把此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与党支部建设、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我将带领支部全体党员教师,以个人自主学习为基础,主动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教育强国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以专家辅导学为契机,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教育改革的内涵与要求;以交流研讨学为平台,结合文艺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围绕如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融入人文素养提升、如何对接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等议题开展专题讨论。
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副主任梅世伟: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学习,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动员和行动洗礼,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内涵、教育使命与发展方向。作为高校继续教育战线上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更深层次地体悟到继续教育在国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独特价值。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持对教育理论、政策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持续关注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战略眼光,以更新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以更实的行动举措服务学员,以更强的创新精神推动发展,努力为学校高等教育事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信息管理科科长翁捷: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等新技术正逐步成为新时代智慧校园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重塑教育生态。同时,我也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这一重要论述。
教育面临技术迭代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数字技术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作为高校信息化工作人员,我将投入更多的精力,紧跟人工智能发展动态,探索其在校园管理、教学科研中的创新应用,通过信息化技术协助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国有资产管理处资产管理科副科长曹琪:通过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学习,我对行政工作的价值内涵以及自身的责任担当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过去,部分行政工作可能容易陷入“事务主义”的窠臼,将高效处理文件、保障运行作为核心目标。现在,我深刻认识到,高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应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行政岗位并非游离于教育教学之外的“服务区”,而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我坚信,每一位行政人员都是高校育人事业中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只有我们立足岗位、守正创新,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更好地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的行政力量。
(来稿时间:2025年10月12日 统稿:党委宣传部 编辑:张文斌 审稿:杨昀/查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