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金秋十月,红旗漫卷,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辉煌时刻,亦逢中秋佳节。热烈与喜庆、喧嚣与团圆,沉淀在铜院人心中的底色,永远是街道两旁迎风飘扬国旗的颜色——一抹鲜艳的“红”。家国同庆时,全校师生更加以踔厉奋发的姿态,共同抒发对伟大祖国的深切热爱与美好祝福。现采撷学校师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部分镜头以飨大家。
深植家国情怀 爱国“红”凝心铸魂
目光所至皆为华夏,歌声嘹亮传递信仰。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学校党委宣传部会同校工会、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精心策划,协调并请童锐老师组织师生拍摄了国庆主题快闪,礼赞祖国。镜头记录下的,不仅是广大师生以青春之歌向祖国母亲深情告白,更是滚烫的热爱与坚定的信仰。“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的豪情在每个人胸中激荡。这不仅是一次创意的表达,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展现了新时代师生与祖国同频共振、同心同行的精神风貌!
擎旗奋进正青春,强国有我勇担当。国庆当天,学校国防爱好者协会举行“青春筑梦,共庆华诞”国庆升旗仪式。迎着朝阳,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卫国旗入场。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大家齐声高唱国歌,深情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这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观影书画摄影,铸牢青春之志。电气工程学院举办“礼赞国庆·情满中秋”系列活动,组织观看《我和我的祖国》影片,开展“镜览华夏·情寄家国”主题摄影征集、举办“家国同庆·笔墨传情”书画大赛,创新融合德育、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效激励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凝聚青春奋进力量。
与国旗同框,与祖国共奋进。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尊严与希望,凝聚着无数先辈的奋斗与心血。机械工程学院举办“我和国旗”合影活动,潜移默化地将家国情怀植入每一位学子的心田,传递出一种强烈的信念: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密相连,每一个人的理想,都应当汇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每一份奋斗,都将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注入青春动能。
安全迎双节,温情话新程。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召开“欢度国庆,喜迎中秋”新生代表座谈会,弘扬爱国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安全意识,全体师生愉快地过好“双节”,新生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学期、开启新征程。
镜头捕捉家园美景,画笔绘就家国容颜。法学院在“逢中秋月满、家国同庆”之际,精心策划 “我与双节同框”主题摄影活动、“国旗下的团圆,月圆中的家国”主题海报设计活动,吸引了全院学生的广泛关注,尤其是2025级新生,他们的参赛热情高涨。最终,征集到摄影与海报设计作品近百份。
镜中华诞盛景,图中最美温情。工商管理学院举办“家国同圆,影绘山河”主题摄影活动,策划“庆华诞 颂祖国”、 “迎中秋 话团圆”两个赛道,同学们将所见之美、所感之情凝聚于方寸镜头,用光影艺术生动记录了时代风貌与节日温情。
共筑和谐校园 服务“红”坚实有力
守护网络坚盾,护航数字服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为保障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校园网络与信息服务安全稳定,提前部署、统筹安排,实施“7×24”小时实时监测与动态防御,建立“8×24”不间断响应机制,接听并高效处理一卡通业务咨询121起,日均服务约15人次,实现服务响应率与问题解决率100%,既有效保障学生在假期的正常用卡与校园生活便利,又全面护航假期校园数字化服务体系平稳高效运行。
月饼果香传真情,温馨食堂暖人心。学校食堂开展“暖心双节”慰问活动,精心为在校学子准备了节日慰问品,将一份份象征着团圆与祝福的月饼、清甜爽口的饮品以及各式新鲜水果整齐摆放,供同学们在用餐期间根据喜好免费领取。不仅传递了学校对学生的关怀与牵挂,更让远离家乡的学子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温暖,既丰富了节日体验,也增强了归属感,让大家在校园中度过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双节。
月满中秋共团圆,身在铜院话情谊。学校合作交流处为国际师生举办了一场中秋联谊活动,大家欢聚一堂,共迎中秋,畅叙校园情谊,现场气氛热烈,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不仅丰富了国际师生的文化生活,也搭建起一座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为营造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校园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
盛世春风化雨 赤诚“红”共襄盛举
红色文化润心,薪火代际相传。体育部许洁老师携家人前往江西瑞金沙洲坝革命旧址,在实地实景中感悟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这不仅是一次家庭红色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孩子真切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红色精神的代际传承,体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对革命传统的自觉传承与对下一代精神成长的深切关怀。
亲历文脉传承,深植家国情怀。建筑工程学院郭医博老师携家人赴绍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沿着鲁迅先生的文学足迹,在历史场景中沉浸式感受中华文脉的赓续与时代精神的交融——国家强盛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在于精神文化的传承活力与教育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也将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历史场域中理解国家发展的精神脉络,增强文化认同,凝聚奋进力量。
凝望千年青铜,坚定文化自信。金融学院王玥玥老师在国庆之际,与家人一起前往芜湖市博物馆参观青铜展,凝视着那跨越千年的神秘面容,感受的不仅是古蜀先民非凡的铸造技艺与艺术想象力,更是一个伟大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智慧与力量。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感悟历史厚重、增强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坚定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传承与创新之路,以更坚实的文化自信投身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之中。
来搞时间:2025年10月7日-12日 通(统)稿:徐友名 撰稿:各供稿单位 核稿:张文斌/杨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