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祖国华诞” 邂逅 “青春表达”,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精心策划 “青春心向党 同心颂华章” 国庆主题系列活动,广大学子用诗歌朗诵、红色主题剧本杀、手账创作等方式致敬伟大祖国。
不止“读”诗,更是“演”出历史。近日,文艺学院在在小排练厅举办“强国自信・团结奋进” 主题诵读会。期间,2023级音乐教育贾可欣、吴舒杨两位同学朗诵《吹号者》,以嘹亮声线传递饱满情感,仿佛架起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胜利的号角在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心中长鸣!202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张楚悦同学朗诵的《诗颂风华》,时而低沉婉转、时而高亢有力,将对祖国的深切眷恋与美好祝愿展现得淋漓尽致,打动了全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从“看客”到“亲历者”。红色主题剧本杀《兵临城下》以1937年朔县大屠杀为原型,摒弃“上帝视角”,设置7 个隐藏县城存亡秘密的角色,聚焦朔县日军兵临城下、周边投降和遭遇劝降的绝境,在“苟活保百姓”与“战死守国家”的抉择中直击人心。2024 级广告学万长悦代入角色白玉兰后,深感扮演的不只是角色,更是责任与使命。在与角色的“对话”中,她将爱国情化为角色的坚定选择,体会“舍小家为大家” 的深意。青年学子通过“主动代入”,更加懂得战争年代的艰难抉择与“国家”的重量,内化“担当”精神。这场 2-3小时沉浸式体验,让爱国主义教育从单向传递变亲身实践,实现红色教育“知”“信”“行”的转化。
以笔为“记”,写给历史的“青春回信”。烽火记忆在纸笔间“沉淀”,赤子丹心在创作中“扎根”。文艺学子在“抗战记忆”主题比赛中,以手账为载体,将抗战历史、英雄故事化为具象创作:2023 级汉语言文学陈布雪同学以时间轴为框架,以“拳头相碰”设计呈现抗战历程,史料详实;2023级数字媒体艺术汤道露同学聚焦英雄群像,还原“狼牙山五壮士”等场景,满含缅怀之情。一张张手账不仅是静态作品,更是文艺学子梳理历史、锚定价值的过程。通过创作诠释烽火记忆、记录赤子之心,爱国情怀从“瞬时感动”转为“持久信念”,成为青年成长的精神底色。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以多种形式将思想教育与红色传承融入实践,通过系列国庆主题活动让青年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家国”的认知,为青年成长成才筑牢精神根基,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表达中薪火相传。
(来稿时间:2025年10月11日 撰稿:胡 静 编辑:周 薇 审稿:裴吉慧 高 菲/杨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