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工商学院:“遗”失不了的徽韵情长——学院“徽韵青行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工商管理学院日期:2025-09-05点击:11

8月30日至9月1日,工商管理学院“徽韵青行队”赴黄山市屯溪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聚焦徽剧文化的传承现状,并探索其宣传创新路径。

了解徽剧根脉 诊断静态展示瓶颈

徽剧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悠久,唱腔高亢激越,表演程式细腻精湛,承载着深厚的徽州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艺术与历史价值。团队抵达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徽剧专题展区,队员们认真观摩了历史戏服、经典戏本和音像资料,深入了解了被誉为“京剧鼻祖”的徽剧。

通过与场馆工作人员交流及现场观察,团队发现当前展览虽内容丰,但多以静态形式呈现,在吸引青少年群体和增强互动体验方面存在不足,文化传播的广度与趣味性有待加强。针对这一问题,队员们积极提出建议,希望引入数字化宣传技术,如开发线上虚拟展馆、设置AR扫码观看剧目片段等功能,将静态展览转化为动态互动体验,有效提升展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洞察融合模式 提升艺术传播效果

团队转赴黄山演艺城,观摩了大型现代文旅演出《徽秀》。该演出巧妙融入徽剧服饰、音乐等经典元素,凭借华丽的舞台设计与宏大的叙事场面,为观众呈现出一场视听盛宴,展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语境下的活力。然而团队调研发现,演出整体侧重于场面营造与情节叙事,而对徽剧独特的声腔、程式等核心艺术本体的展示仍显不足。

演出结束后,团队对现场观众开展了问卷与访谈。调研数据显示,多数观众对舞台视觉效果评价较高,但对徽剧自身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认知较为模糊,反映出文化传播的深度与辨识度有待提升。基于以上发现,团队建议演出方进一步优化环节设置,例如在开场前增设徽剧知识趣味导览、演出后安排经典唱段互动教学,并结合短视频等新媒体方式进行推广,从而增强观众沉浸体验,提升徽剧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调研公众认知 精准把脉宣传方案

为科学评估徽剧的公众认知度,团队在屯溪老街、黎阳in巷等文化地标围绕“了解徽剧的渠道”“对徽剧的兴趣点”及“更易接受的传播形式”等问题开展问卷调研与街头访谈。数据分析显示,徽剧尤其在年轻游客和外来人群中知名度不高,普遍存在“听不懂”“缺乏接触渠道”等宣传壁垒,传统传播方式难以触达更广泛的受众。

针对这一问题,团队迅速响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制作能力,将实地采集的徽剧影像、唱段及访谈素材进行精心剪辑,创作出一部富有青春气息的徽剧宣传短片。该视频以年轻视角重新诠释徽剧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力求以更亲切、更直观的形态,打破文化传播的壁垒。

此次“三下乡”活动为队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锻炼与成长机会。大家表示,将系统整理此次材料,撰写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并与相关部门积极对接,以实际行动为徽剧艺术的创新传播与活化延续注入青春力量。今后,工商管理学院徽韵青行实践队将继续聚焦传统文化传播领域,持续以新媒体技术为助力,探索文化传承的新路径、新方式,让青春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广阔天地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稿时间:2025年9月5日 撰稿:王莉 编辑:王美玲 审稿:宋明珠 张平平 崔磊/查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