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近日,电气工程学院“淳风善治 乡振新程”实践团前往石台县仁里镇杜村村和望江县华阳镇大号村,聚焦当地乡风民俗,针对滥办酒席及整治问题,深入乡村扎实开展移风易俗调查。
倾听基层声音,把脉治理痛点。实践团锁定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与当地干部、工作人员展开了深度访谈:“整治滥办酒席,最难的是平衡”,一位乡镇干部向队员们坦言,“村民观念与诉求多元,有人嫌负担重强烈支持严管,有人则认为传统人情不能丢。‘一刀切’易激化矛盾,放任不管则歪风难止。”这些来自最基层的肺腑之言,生动揭示了农村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的“众口难调”与“政策执行难”的深层困境。
践行群众路线,洞察民心所向。走出办公室,队员们的身影活跃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践行“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精心设计问卷,与普通村民面对面交流。“谁家都想图个面子,可这‘份子钱’确实压得喘不过气。”一位中年村民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通过广泛走访,实践团成员深刻体察到村民在人情负担与面子文化之间的复杂心态。团队还系统收集了当地近三年整治滥办酒席的关键数据,涵盖酒席数量变化、平均花费等。
立足调研实际,贡献青年方案。实践团成员们将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与工作作风融入社会调研,从纷繁的现象中梳理数据逻辑,更在基层治理的复杂图景中,深化了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理解,真切体会到乡村振兴的艰巨性与创新性。团队成员跳出简单“禁”或“放”的思维,基于扎实的一手资料和深度分析,提出一套立足现实、注重平衡、疏堵结合的优化建议方案。
实践团在石台县与望江县留下的,不仅是关于如何驱动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考,更是一份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善治的生动答卷。
(来稿时间:2025年8月27日 撰稿:程刚 编辑:张文斌 审稿:李顺齐 张平平 崔磊/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