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经济学院:产教淬炼锻尖兵绘就青春新图景——学院“以行践学 数字赋能”基层服务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经济学院日期:2025-08-13点击:10

710日至89日,经济学院“以行践学 数字赋能”基层服务践行团8名师生基于与义乌双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联合创建的“数字贸易实战班”产教融合平台,进驻义乌企业一线,立足数字经济发展前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探索“产教深融助三农、青春建功新时代”的特色实践路径。

破壁单向实训,构建“真题真做”双闭环。本次实践以 “真实场景驱动”,直面乡村需求,团队深入义乌乡村企业与跨境电商产业园,精准对接农产品滞销、小微企业数字转型乏力等痛点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AI优化供应链决策,为相关助农企业定制“一企一策”数字贸易方案。期间,学生在义乌双源导师指导下,运营企业真实跨境店铺,主导完成从选品、上架到国际物流的全链路实操,日处理订单超200单。实践团成员钱昌鹏感慨:“在教室模拟十次,不如亲手处理一个真实订单。这次实战让我们真正读懂‘数字贸易’四个字的分量。”

三方协同联动,延展数字服务新边疆。活动中,基层服务团精准对接乡镇,创新提出3条农产品“红色电商通路”方案。他们线下扎根,走访义乌10家乡镇企业,在产业园开设“产品直播”“选品策略”等课程;云端赋能,线上搭建“云服务基地”,提供远程咨询,推送行业动态,累计推送跨境政策解读10篇,远程解决企业数字工具应用问题23项,以线上形式为相关乡镇企业提供“订单诊断”“流量优化”指导。

红色基因浸润,打造兴农富民强引擎。团队发挥党团员先锋作用,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兴农实效。队员张倩茹提出“红色文化+产品”策略,以期嵌入红色文化符号,打造“有故事的农产品”,吸引目标客户注意。团队积极参加公司“不同类型询盘的报价和处理”“采购收货、检货”“跟进方式及内容”“财务流程”等培训。期间,队员们同时开设“红色数字课堂”,将党史故事融入产品运营、短视频剪辑教学中。此外,团队还集体参观义乌国际商贸城及其周边商户,观察、学习其运营方法,旨在学习经验,进一步达到兴农实效。

深耕实践沃土,书写青春年华新答卷。此次义乌之行,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更是一场青春的洗礼与担当的印证。三十个日夜,是“以行践学 数字赋能”基层服务践行团“以行践学”理念的生动实践、“数字赋能”承诺的响亮回音,当产教深融遇见红色初心,便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青春力量。

(来稿时间:2025813日 撰稿:刘丽霞 姚瑶 编辑:张文斌 审稿:宋岚 张平平 崔磊/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