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淬炼青春底色,数字蓝海激荡实干强音。7月2日至31日,经济学院“双源育穗 数贸筑梦”基层服务践行团7名师生,依托学院与义乌双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共建的“数字贸易实战班”产教融合平台,奔赴“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开展为期30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青春聚力 精耕实践“责任田”
实践未动,谋划先行。团队构建“党员带头、多元协同”组织架构, 3名学生党员牵头组建企业实践、基层服务、宣传报道三大职能小组,明确岗位职责清单,确保任务精准到人、执行高效有序;提前对接义乌公司落实岗前培训方案,争取校地党组织支持,精心备置实战物资;党员牵头组织召开专题学习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调查研究为抓手,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同时,邀请国际贸易专家在企业授课,深入义乌小微企业开展预调研,为实战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实战淬火 锻造跨境“新锐兵”
在双源公司为期两周的沉浸式培训中,团队实现从课堂理论到商业实战的跨越式成长。其间,学生党员主动对接企业导师,学习“党建+跨境电商”创新模式,参与企业党组织活动,将先锋作用体现在组织协调、流程优化等具体工作中,积极提炼“红色引擎驱动数字出海”的实践路径;团队成员全链运营强技能,系统掌握产品询价与成本核算、平台选品与上架、产品描述与关键词优化、订单处理流程、采购收货与检货规范等跨境电商运营核心技能,深度参与企业供应链优化项目,学习并应用物流成本控制、检货流程优化等实战方法;结合企业晨会、午间沙龙等场景,团队开展“数字经济政策解读”“红色电商故事汇”等5场润人心的政策微宣讲,激发大家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的内生动力。
服务筑梦 绘就共富“实景图”
团队以数字技术为笔,在义乌基层大地勾勒振兴新图景:企业实践组在双源公司指导下,运营其跨境店铺,独立完成选品、上架产品累计达700余件,取得了跨境电商实战的丰硕成果;通过系统运用在阿里巴巴平台的询价技巧、亚马逊以及eBay的产品描述与关键词优化方法,显著提升了产品信息质量;策划的“国潮主题营销”活动有效吸引了目标客户,带动了店铺流量与用户互动;团队成员日均处理客户询盘20余次,累计达成数万元销售额,实现了从学习到实战的突破。活动中,基层服务组深入义乌国际商贸城及周边市场调研走访商户30余家,精准识别小微企业在库存管理、跨境支付结算等方面的痛点,发挥专业所学,小微赋能见实效,成功为3家典型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了数字化工具应用、流程升级的方案,助力其提升运营效率。宣传报道组跟拍实习过程,并撰写《义乌数字贸易实战日记:三十日淬火录》,采写党员先锋事迹6篇。
智汇未来 凝练育人“金种子”
实践收官之际,团队以系统性成果转化推动长效价值释放,形成《跨境电商全流程运营手册》《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等,多名学生获企业实习留用邀约;撰写《党员先锋作用实践启示录》,提炼“红色导师制”“攻坚突击队”等党建带团建模式,为党建带团提供鲜活样本。团队以3名学生党员为先锋,深耕数字贸易一线,赋能基层治理创新,在跨境电商实战与乡村振兴服务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答卷。
三十昼夜躬耕不辍,七颗初心映照征程。党员同学在跨境电商后台与实战车间里诠释“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内涵,既是一堂行走的思政大课,也是一次产教融合的深度破壁。通过实践,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深刻理解了党员示范引领的重要性,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风帆已劲,笃行未止。经济学院“双源育穗 数贸筑梦”基层服务践行团用实战追逐梦想、用党徽标注信仰的力量,将义乌经验转化为赋能江淮大地的“数字火种”,在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的壮阔征程中,告别“纸上谈兵”,落实“真题真做”,锻造“数贸利刃”,以青春赋能激活“三下乡”实践新势能。
(来稿时间:2025年8月1日 撰稿:刘丽霞 编辑:周佳佳 审稿:宋岚 张平平 崔磊/张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