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工商学院:“探农创之力・绘振兴新篇”实践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工商管理学院日期:2025-07-29点击: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7月20日至22日,工商管理学院“探农创之力・绘振兴新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合肥市长丰县马郢村,开展为期三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座谈访谈、实地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探寻马郢村蜕变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发展路径。

溯源马郢蝶变  探寻创富密码

“从‘三无村’到‘示范村’,马郢的蜕变离不开‘志愿服务+创客’的独特模式。”马郢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陶新德在与实践团队座谈时,深情讲述了村庄的十年振兴路:2015年“马郢计划”启动以来,村里通过“助学、助农、助村”三大举措,组建了28个志愿服务社团,吸引256名志愿者登记在册,其中142人长期驻点服务,他们中的80%转化为创客,累计孵化农业、文创、餐饮等领域创客项目50个,吸引126名“新村民”落户创业。陶主任以“石榴家”活字印刷工坊、尺素工坊非遗体验等为例,生动诠释了创客如何将城市创意与乡土资源融合,让沉寂的乡村焕发新生机,不仅让“马郢”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更推动村集体经济从2014年的1.2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220万元。马郢村由此成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典型样本。

对话创客村民 感知创变活力

实践团队深入创客工坊与村民家中,通过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实地感受农创客为乡村注入的活力与带来的显著变化——马郢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义强是首批创客,其创办的“读蔬・情圆农场”作为当地首个现代农业综合农场,直接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销售环节,拓宽增收渠道;志愿者石榴(摄影爱好者)因多次驻村爱上马郢,创办“石榴家”工坊,推出活字印刷体验、田园团建等项目,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村民陈川生承包50亩虾塘,通过“龙虾垂钓+农业观光”模式,使游客沉浸式体验乡村文化与自然风光;以童言陶语、知物柴烧、食野之苹、尺素工坊等为代表的众多创业项目蓬勃发展,已覆盖种植养殖、餐饮、住宿、研学教育、电商、乡村文创体验等多种业态,成功实现了“创意变现”与“乡土增值”的双向赋能。

寻访红色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

实践团队前往杨庙革命纪念馆,在泛黄的历史照片与珍贵的革命文物前,深切感悟革命先辈在江淮大地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展馆内的史料生动再现了先辈们为民族解放英勇奋斗的历程,让成员深刻体悟到红色精神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地认识到马郢从贫困村落蜕变为振兴样板的历程,正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生动延续;革命年代那攻坚克难的开拓斗志,与当代创客锐意进取的精神一脉相承,共同诠释着“实干兴邦”的深刻内涵。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让队员们深切体会了“农创”力量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更深刻领悟了“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重中之重”的深远意义。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感悟,从乡村观察到精神升华,队员们一致表示,将把马郢村的宝贵经验带回到课堂与生活中,努力提升专业素养,未来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来稿时间:2025年7月29日 撰稿:周正骏 编辑:周佳佳 审稿:宋明珠 张平平 崔磊/张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