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就业育人理念,响应数字化转型下经管类人才需求,2025年6月16日,经济学院在院部楼212会议室召开就业指导专题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元春、副院长李光辉、辅导员与2026届学生代表参加座谈,共话“问题诊断—策略优化—心理赋能”三维联动机制及个性化就业路径,合力破解学生职业发展焦虑。
精准把脉 诊断职业发展问题
座谈中,学生代表结合专业与求职经历积极交流,围绕“实习经历普遍欠缺”“专业技能有待夯实”“求职焦虑情绪蔓延”等问题展开讨论。李光辉根据数字贸易实战班选拔机制,以义乌双源国际、南京瀚海等企业用人标准为参照,强调实践能力要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他结合参会学生择业及面试中存在的困惑逐一剖析,提出以学校实训课为载体强化专业技能、凭区域经济调研把握行业趋势、建立自我意识觉醒成长机制等三个维度提升的建议,给出改进的意见,鼓励同学们勇于走向就业一线,针对性拓展业务能力,提升个人修养。
靶向施策 打造个性就业方案
师生互动环节中,胡元春提出行业趋势研判、岗位能力拆解以及个人优势重构的“三步定位法”,从了解企业、培养自信、就业技巧等角度关切学生目前核心需求。同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就业环境,他鼓励学生代表带动同学积极竞争,迎难而上,先就业再择业,磨炼逆商。与会辅导员也针对部分学生缺乏实习经验的问题,结合学生简历、实习经历等,指导学生优化求职方案,利用暑期参与企业跟岗实习,提升竞争力。
心理赋能 构建就业支持网络
与会各位老师结合自身经历,积极分享求职经验,建议同学们早行动、多尝试,要借助面试汲取经验。学院心理辅导老师针对部分学生的焦虑情绪进行疏导,宽慰他们学会排解焦虑情绪,保持积极心态,合理规划求职节奏,主动与老师沟通。李光辉在总结时强调,要把就业工作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既要仰望星空锚定国家战略需求,又要脚踏实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奋斗正当时。此次座谈会是经济学院落实“暖心促就业”行动的重要举措。今后,经济学院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助力2026届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来稿时间:2025年6月18日 撰稿:刘丽霞 编辑:张文斌 审 稿:宋岚/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