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考研,绝非一条坦途,意味着无数个日夜的挑灯夜战,意味着要在孤独中坚守,意味着要一次次战胜内心的疲惫与焦虑。在铜院,就有这样一群勇敢的逐梦者,他们以笔为剑、以梦为马,向着考研这座高峰奋力攀登,用汗水与坚持书写着青春奋斗篇章,构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图书馆的角落留下了他们专注阅读的身影,自习室的灯光见证了他们思索难题时紧锁的眉头,校园的小径回荡着他们背诵知识点的声音。他们放弃了休闲娱乐的时光,告别了轻松惬意的生活节奏,全身心投入到这场与自我较量的战斗中。这份对梦想的执着、对人生的坚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点赞。为此,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校大学生记者站推出【点赞骄子·考研风采录】系列报道,旨在展现铜院学子的风采,营造优良学风。
丁传苗,女,汉族,中共党员,建筑工程学院2021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辅导员杨雨婷老师。在校期间,她曾获国家奖学金1次、“望岳利他”一等奖学金1次、校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2次、一等奖学金4次、二等奖学金1次,“荣获三好学生”称号3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一等奖、第十四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安徽赛区)一等奖、安徽省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高级挑战组(安徽赛区)三等奖。在2025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成功“上岸”深圳大学。
坚定信念认真备考 师友指导提供“法宝”
选择考研,源于丁传苗同学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热爱与对职业发展的长远考量。丁传苗介绍说:“地信行业正加速与人工智能、遥感技术等前沿领域融合,而研究生教育能提供更系统的理论深度与实践平台”。相较于本科就业,丁传苗认为研究生学历不仅能解锁科研机构、甲级测绘单位等更高门槛的岗位,更能通过导师项目积累行业资源,在智慧城市、自然资源监测等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综合以上考虑,丁传苗开启了自己的考研之路。
“2024年2月26号,是我正式备考的第一天。”刚开始,丁传苗并没有确定好目标院校,而是在努力学习高数的基础部分和背英语单词。此后,丁传苗就自己的情况向专业的老师虚心请教择。专业课老师们不仅给了她宝贵的建议以及未来有前景的研究方向,还推荐了已经成功“上岸”学长学姐的联系方式。而学长学姐们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建议成为丁传苗成功“上岸”的重要法宝。
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方法至为重要
最令丁传苗难忘的应该是暑假留校的时候,她既要准备《高数(一)》的强化、专业课的背诵,又要兼顾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据她回忆,那是一段非常忙碌的日子。“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背一小时专业课,再到实验室准备大创,中午写英语阅读,下午比赛训练,晚上强化‘高数’。”她会将每天的计划列出来,比如在比赛训练和大创项目上面每天花费5小时,而在备战考研上则要花费六个小时左右。日子变得忙忙碌碌,但是每天睡前心中充实生活换来的满足感。
(丁传苗同学大学期间获得的《荣誉证书》)
在学习‘高数’的过程中,丁传苗通常是先看课,然后做习题巩固。“在看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有些知识点比较难,那样的话就会反复多听几遍,然后通过刷题巩固知识点。”许多考研人学到后面可能都会出现前面的基础知识遗忘的问题,丁传苗也不例外。这个时候,她通常是会搭配一些‘高数’的习题来复习。“获取新知的同时也要不断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只有如此,才能打好基础。”丁传苗的考研‘高数’备考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丁传苗每天都会在手机单词软件中背单词,另外也会利用下午的时间做一篇阅读。“刚开始的正确率不会理想,需要在不断地练习中总结技巧,正确率就是在一个个积累的中逐渐提高的。”丁传苗认为,英语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丁传苗专业课的准备是从六月份开始的,从每天中午花一个小时整理流程图,到每天花两个小时背诵相关知识点,再到关注一些前沿知识学习……丁传苗建议学弟学妹,考研时间紧任务重,合理的时间分配尤为重要,一定要坚持,因为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不忘来时路 去争未来时
整个备考过程,丁传苗花了整整300天,围绕着基础—强化—冲刺三个阶段。不过,在列计划的过程中,她也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动态的调整,并在结束每天的学习后,都会记录计划的完成情况以便查漏补缺。“备战考研要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在确定好目标院校后就向着目标冲刺,每当内心动摇的时候就想一下当初为什么选择这条路。足够努力,才会足够幸运。”丁传苗建议,学累了的时候,就停下来休息休息,因为慢慢来,才能厚积薄发,完成最后的冲刺。
(丁传苗同学的学习记录)
未来,丁传苗计划利用暑假时间学习python,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并提前加入导师课题组,熟悉相关实验方法。而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丁传苗心中也早拟定计划表。“研一阶段在认真完成课程学习之余,我想结合老师的研究方向,尽早确定自己的选题;研二期间,希望自己可以在地理信息科学助力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作更深的探索。到了研三,还是要以毕业论文为重,认真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积极准备就业或者及深造等相关事宜。”丁传苗说到。
路漫漫其修远兮,考研的路途绝非一帆风顺。无数同丁传苗同学一样的考研学子在这条汹涌的河流里摸索前进,他们克服湍急的浪潮逆流而上,即使触到水底的暗礁也只是咬牙继续向前。考研学子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接着一个游上了梦想的彼岸,他们生生不息的考研精神却留在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滋养每一个铜院有心人。
(来稿时间:2025年6月4日 撰稿:2024级学生记者 孟舒和 照片:受访者提供 荐稿:张文斌 编辑:张文斌 审稿:杨 昀/查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