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教育部以“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为主题,开展第2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经济学院结合实际,也开展了“解忧绘‘心’ 乐愈‘铜’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漫画心剧场、解忧调色盘、烦恼引力圈、集体疗愈营等四大沉浸式模块,将艺术表达、互动游戏与心理教育深度融合,为师生打造了一场兼具趣味性与疗愈力的心灵盛宴。
以画为媒:艺术疗愈打开心扉
帧帧心语,画外有声。活动首日,经济学院心理辅导站组织20个学生团队化身为“心灵画廊”,通过分镜设计、角色对话和背景渲染,创作漫画,将学业焦虑、人际困扰等抽象情绪转化为具象画面。参与者202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张倩茹在分享中表示:“用画笔代替语言,反而更容易直面内心”。活动还特别设置“画外音”环节,邀请学生为漫画配音,以情带声,形成“视觉+听觉”的双重疗愈体验。
墨染心绪,绘见暖光。活动推出解忧调色盘,搭建安全自由的情绪释放平台,让参与者通过抽取代表不同情绪的色卡进行自由创作,借助色彩涂鸦,线条勾勒等艺术创作形式,将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可视化。活动现场解读色彩心理学原理,引导学生“用蓝色沉淀思考,用红色激发能量”,最终完成集体画,传递“情绪无对错,表达即治愈”的理念。
游戏赋能:趣味互动释放压力
抛出焦虑,套住微光。以套圈游戏象征“捕捉烦恼”并“投向快乐区域”,结合即时反馈机制增强代入感,其中“烦恼投掷场”成为活动亮点。参与者将写有具体困扰的纸团投入特制弹弓,通过物理抛掷动作象征“甩掉压力”,更妙的是,每个纸团落地后会触发隐藏任务,如“为陌生人做一件暖心事”,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正向行动。这种设计借鉴了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行为激活”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压力转化思维。
主题班会,共同成长。白天,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春季学期大型心理体验活动。晚间,则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启航 铜筑梦”心理主题班会,从“心起航·青春扬帆”“心体验·解码青春”“‘铜’力量·专业赋能”“筑芳华·携手同行”等四个方面展开,助力学生从活动中领会心理健康和携手共筑铜院芳华的意义。2022级经济统计学王佳慧感慨:“在团体活动中,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同时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一套支持系统,寻求帮助不是弱点,而是一种向别人发起协作邀请的能力。”
长效机制:构建心理健康生态
当最后一个“烦恼纸团”在夕阳中划出弧线,当最后一幅集体画作在掌声中定格,这场持续20天的“解忧绘‘心’ 乐愈‘铜’行”之旅已然超越了活动本身。它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实践,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青年在成长路上的困惑与勇气。
经济学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探索活动新举措,创新 “四维疗愈”架构,即“漫画心剧场”延续学院传统,借助静态叙事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实现情绪表达;“解忧调色盘”升级过往涂鸦活动,通过色彩心理学原理帮助学生构建情绪可视化路径;“烦恼引力圈”设计具象化压力释放场景;“集体疗愈营”主题班会将个体成长融入集体叙事。四模块形成“表达-释放-重构-共生”的心育链条,旨在培养“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新时代青年。
今后,经济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及心理调适活动,培养学生正面积极的心态,增强学生心理韧性,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来稿时间:2025年5月28日 撰稿:刘丽霞 编辑:张文斌 审稿:宋岚 胡元春/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