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市博物馆开展“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活动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日期:2025-05-22点击:167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效能,5月18日,以“国际博物馆日”的子主题“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铜陵市博物馆,开展“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活动。

活动邀请铜陵市文化馆原馆长、铜陵市非遗中心主任陈建平围绕“铜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学生做讲座。讲座中,陈建平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非遗的文化内涵、当代价值和传承保护,并结合本土特色,向学生介绍了铜陵白姜制作技艺、铜陵牛歌、枞阳名歌、青铜焚失法铸造技艺等铜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学生深入了解铜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活动还设置了铜烧箔画体验环节,让学生以箔为墨,探寻非遗之美、弘扬铜文化技艺,推动学生感悟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相融合的魅力。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烧箔画的制作技巧,通过拓图、上胶、贴箔等步骤,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烧箔画作品。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将思政课“搬进”博物馆,推进校馆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育人格局,是推动思政课改革的重要举措。2024级劳动与社会保障(对口)班钱文苏同学说:“能够在博物馆里聆听专家讲座,体悟非遗魅力,并亲身体验铜烧箔画,是一次非常珍贵的体验,进一步深化了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本次活动引起了媒体关注,受到《铜陵日报》、铜陵新闻网的宣传报道。

(来稿时间:2025年5月21日 撰稿:郁从娟 编辑:张文斌 审稿:程海云 崔磊/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