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依照学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和管理办法,2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逸夫楼454会议室开展2025年春季“形势与政策”课程试讲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崔磊主持,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闵海霖担任评审组长,11位教师参与课程试讲。
试讲过程中,每位教师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辅导员工作特点,围绕“沈浩精神的弘扬与传承”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课堂讲授。他们通过生动的案例、感人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全面展示了沈浩同志的忠诚担当、无私奉献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在场的阵阵掌声。
闵海霖代表评审小组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的呈现等多个方面,对每位试讲教师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既全面分析,肯定每位教师试讲中的亮点和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向。鼓励教师们继续深入研究沈浩精神,将其更好地融入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崔磊在主持活动时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全体教师密切关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挖掘和传承像沈浩这样的先进典型和崇高精神,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亲和力,让学生真正喜欢并受益于这门课程。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落实校领导带头上“形势与政策”课的要求,积极开展教学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动态建立课程任课教师资源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建设,推动学生思政工作队伍与教学研究队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程教学与学生思政工作等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形势与政策”课建设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来稿时间:2025年2月28日 撰稿:刘晓蝶 编辑:王美玲 审稿:鲍负 崔磊/张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