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12月31日晚上7时,一个温暖的声音,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从北京传向全球。这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2025年新年贺词。在辞旧迎新、举国欢庆的美好时刻,国家主席习近平深情而坚定的话语,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在我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副部长杨昀:2025年的钟声敲响,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如约而至!贺词虽短,却情真意切,贴心暖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过去一年中国发展的坚实步伐和对未来的殷切期望,这为我们高校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将以更高的站位、更扎实的工作,将新年贺词的精神传递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激励广大师生在新的一年里团结奋斗、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铜陵学院的智慧和力量。
发展规划处处长陈昌文:“2024年,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道经历风雨彩虹,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令人感慨、难以忘怀”。认真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话语饱含着深情、蕴含着力量,润人心田,催人奋进。回首过去的一年,意义非凡。学校发展规划处、教育教学评建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砥砺耕耘,顺利完成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我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和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现了铜院人勇于开拓、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征程万里、初心如磐。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秉承“尚能日新”的质量文化,围绕中心大局、增强主动意识、树立服务理念、营造和谐氛围,脚踏实地、创新思路,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全,让领导放心、让师生满意,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张涌:新元肇始,华章日新。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新年贺词,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深情回首,又是对未来一年的美好展望。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让人民生活多姿多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推进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征程上,外国语学院每一位师生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我们将因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主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加强师资和课程建设,扎实推动高质量内涵发展,努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中贡献外语人的力量。
人事处副处长张昊:过去一年,我们携手奋进。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果,人才引进多元拓展,新教师入职为我校注入新活力;教师精心深耕,以各类培训、研修助力成长,教学、科研佳绩频传。新的一年,是奋斗与追梦的一年。“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我深切感受到,无论未来如何,“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习近平主席语气沉稳坚定,给了我们直面挑战的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新的一年,人事处将聚焦重点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特色学科建设,精准引才,打造卓越师资梯队;精细育才,定制多元成长路径;精优服务,营造温馨校园家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用好“引育稳用”四字诀,以高层次人才建设为驱动,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合作交流处副处长董柏林: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学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2024年,学校录取来自厄瓜多尔等七个“一带一路”国家学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积极组织外籍师生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把文明交流互鉴融入文化活动中。未来,校合作交流处将为师生搭建更多“走出去”平台,有效拓展国际视野,以更扎实更有力的行动助力谱写高素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的时代华章!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教学督导组组长余宏:认真聆听习近平主席2025年新年贺词,深受其中蕴含的奋斗者精神鼓舞。贺词中“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的话语掷地有声,既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热切期望,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给予了深刻的鞭策。作为一名教师,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发扬奋斗者精神,切实履行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与崇高使命,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持续丰富优化教学资源,全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努力培养出更多具备奋斗精神、勇于担当、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处易班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刘伟:不惧风雨洗礼,期待更美风景。聆听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其中不仅有对祖国发展的深切期盼,对人民群众的牵挂关怀,字里行间更饱含着对于青年作为时代新人要承担使命的期盼和嘱托。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内心感到充满力量,倍增前行信心。展望2025年,我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建好班级思政委员队伍,充分发挥易班网络育人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主要负责人洪布刚:聆听习近平主席的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后,作为机械学院专职辅导员,我深感振奋。贺词中提到的国家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让我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也让我看到了机械类专业前景发展广阔。今后,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鼓励他们在机械领域刻苦钻研、创新实践,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贡献青春力量。同时,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做好思想引领和服务工作,努力培养出更多有担当、有能力的机械专业人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
金融学院专职辅导员徐友名:聆听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新年贺词,信心满怀,无比自豪,催人奋进。从“撸起袖子加油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到“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谆谆嘱托、殷殷期盼,镌刻下新时代中国向着伟大梦想勇毅前行的步伐。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时刻牢记“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的初心使命,明确育人目标、聚合育人资源、遵循育人规律、创新育人机制,不断提升学生思政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要以昂扬的姿态,昂首阔步行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我们定能“所愿皆所成”。
会计学院党委秘书严卫娇:聆听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我心潮澎湃,备受激励。贺词中不仅回顾了过去一年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更为我们勾勒出新一年的壮阔蓝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学院党委秘书,我们要勇担时代赋予思政工作者的历史重任,带领青年学生接续奋斗。做好青年友、多为青年计,倾注热忱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主要负责人梅世伟:日月其迈,时盛岁新。聆听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炙热浓厚的人民情怀和治国理政的中国温度,体会到心志愈坚、抗力愈大,心力愈强、前途愈大的深刻道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各地区各领域发展的方向。踔厉奋进新时期,勇毅前行新征程。作为学校继续教育领域的工作者,2025年,我们将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积极探求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好我校财经特色品牌,努力谱写特色鲜明的继续教育培训新篇章。
党委宣传部大学生记者、会计学院2023级会计学专业学生赵莹:2024年,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道经历风雨彩虹,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令人感慨、难以忘怀。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我不仅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更能看到国家发展的足迹,也感受到中国正逐梦星辰大海。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见证了国家稳步发展,然而“青春之我”不应只是国家发展的观众,也当响应“中国式现代化”号角,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顺应时代发展方向,为自己,也为社会。不论是国家的大目标还是我个人的小目标,我都相信在新的一年我们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祝我们的祖国时和岁丰、繁荣昌盛!祝学校教泽流芳、人才辈出!祝愿每一个为梦想持续奋斗的铜院人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2022级广告学专业学生王毓秀:旧兮送往,新兮迎来。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人民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何其有幸,我们正值青春,恰逢盛世。中国青年,应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掌握丰富知识、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新的一年,我们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一往无前。愿每一位铜院学子都能保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去探索更美好的未来!
(组稿:张文斌 编辑:张文斌 审稿:杨昀/查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