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工作巡礼】外国语学院:构建“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 培养“三有”高质量应用型外语人才

作者:外国语学院日期:2024-10-08点击:805

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含师范)、商务英语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英语专业始于1978年原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师专班英语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商务英语专业始于1993年原铜陵财经专科学校财经英语专业,2012开始招收本科生,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铸魂育人能力为保障,以推进学风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五位一体”育人体系,努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高质量应用型外语人才,助力学校建成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24年先后荣获“安徽省三八红旗集体”和“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加强党建引领  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外国语学院党委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思考和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全体师生,聚焦人才培养内涵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弘扬沈浩精神,注重课程思政,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四个教工党支部、教研室分别和枞阳县横埠中学,义安区朱村中学、安平中心学校和钟鸣中学结对共建,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各专业学生前往共建学校,鼓励学生党员、团员青年开展“一对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学生党支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以“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为契机,积极服务社区孤寡老人、关爱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暖心关爱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乡村振兴服务队,积极开展乡村支教、乡村彩绘、乡村清洁、乡村调研等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能量,彰显外语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建设教育强国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涌现出“安徽省十佳大学生”疏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部计划志愿者”王丽娟、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拉绥乡村官李兰兰等一批先进典型,先后被中安在线、安徽经济新闻网等新闻媒体报道。

聚焦社会服务  培养学生全球视野

外国语学院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多次组织学生志愿者为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图书馆年会、中国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国际论坛、联合国农业文化遗产能力建设培训会、国际铜加工协会年会、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外国驻沪领事铜陵行推介交流会等国际交流活动提供会务接待、资料翻译、讲解引导等服务,展现了外院学生的能力和风采,得到铜陵市委市政府领导和与会代表的一致褒扬,也受到铜陵市政府外事办公室、铜陵市国家安全局、铜陵市经济信息委员会等部门的通报表彰和致信感谢。从2019年开始,教师带领优秀学生组建翻译团队,在编制申报材料、专家现场评估等多个环节提供语言服务,助力铜陵白姜种植系统于2023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安徽省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示了铜陵白姜产业文化和铜陵形象,受到了铜陵市农业农村局的明文感谢。在这些涉外社会服务活动中,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既培育了家国情怀,又拓宽了国际视野,巩固了专业本领,勇担时代责任,贡献青春力量。

注重朋辈帮扶  夯实学生专业知识

外国语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党建质量提升年”“教风建设提升年”“学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课堂教学责任,以严谨的教风提升优化学生学习风气,独创“3115”学生管理有效做法,建立健全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做好学生成长成才支持和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坚持学业导师制的同时,特别注重朋辈帮扶,在新生入校前就建立英语听、说、读、写技能提升QQ学习群,由相关专业课教师负责,邀请优秀学长帮扶新生,形成“新手入群、任务领取、任务上传、学长点评、统计分析、共同提高”一套完整的帮扶链,使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形成集体归属感和获得感,对高年级学生也是一种专业实习和实践锻炼,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促进全院学风的不断优化和良性循环。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100余项,其中B类赛事省级一等奖以上28项,获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19项,不断刷新学院历年最好成绩。

落实校企合作  增强学生专业技能

外国语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深入推进“三进入三延伸三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充分利用校友等社会资源,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落地落细校地、校企、校校合作,走实走深产教融合,统筹推进实习、就业一体化工作。学院主动探索与创新实习实训模式,与铜陵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办企业冠名班,与福建亿学教育科技集团、北京九州新语科技公司等公司合作举办暑期实训班,邀请企业高管高工走进课堂,将教学延伸至企业一线,以先期实训再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帮助学生适应新时代就业市场需求,通过实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专业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步入职场奠定良好基础,共同推进外语人才培养工作。 同时为满足学生考公考编需求,积极与铜陵市一中、铜陵市三中、义安区钟鸣中学等开展校校合作,搭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立交桥,在大中小课程思政一体化、专业实习、论文指导、社会实践等方面实现资源互享、合作共赢。学院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2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1.2%,其中考研录取率高达13.43%,领先于省内同类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与赞誉。

塑造校园文化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在加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规范团学管理,组织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易班、沈浩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各司其职,积极举办各种丰富多彩、主题突出、具有鲜明外语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一年一度英语文化节为依托,打造形成融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一院一品”“一专一品”特色,强化育人功能,涵养学生综合素质。英语文化节活动包括英语歌唱比赛、影视配音、英语诗歌朗诵、英语舞台剧表演、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翻译大赛等系列活动,有助于锻炼并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生在参与文化节策划、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中,主动发挥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从而锻炼领导力和自信力,培养集体归属感、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显著的益处。同时,通过积极支持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塑造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助力全院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生活习惯,在文化涵养中自觉“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来稿时间:2024年10月8日 撰稿:高菲 马功文 编辑:周佳佳 审稿:吴红 张涌 陈昌文  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