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结合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求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现实需要,积极建立支持教育教学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学生成长成才支持和服务工作。近年来,建立健全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学生指导服务体系,完善人才培养跟踪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立德树人任务落实。
完善学风建设机制 校园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注重培根铸魂,加强思想引领塑学风。线上线下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每年组织新生参观沈浩纪念馆,激励学生传承弘扬沈浩精神,引导学生为国家发展、追求真理而勤奋学习。举办国旗下演讲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鼓励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征兵号召,近三年共有304名学生应征入伍。发挥思政委员等学生干部作用,通过易班平台等途径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理想信念入脑入心、融入日常生活;2021年以来,获教育部易班“优秀组织奖”4次、“优秀指导教师”20人次、“全国优秀易班辅导员”1人次、“全国优秀易班工作站站长”3人次、“三星工作站”1次。
注重教学相长,加强教风建设带学风。学校开展教风建设提升行动,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强化课堂教学责任,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通过开展深化师德师风教育、强化教学督导检查等活动,激励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尤其是2024年以来,学校扎实开展“学风建设提升年”“教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以党的建设质量提升,引领教风,以严谨的教学风气带动提升学习风气提升,课堂面貌焕然一新,效果明显。
注重习惯养成,加强管理服务正学风。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离校感恩教育等活动,定期举办校纪校规知识学习竞赛、思政教育讲座,助力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制定2024年“学风建设提升年”实施方案、学业警示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全面加强学生日常管理。组织开展“手机入袋”“最美笔记”评选等活动,狠抓到课率、抬头率、记笔记率,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形成平时努力学习、考前认真复习、考试检验真才实学的良好局面。近三年,92名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1985名学生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3.3万余人次荣获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
注重综合素养,加强实践活动促学风。学校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修订《铜陵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办法》,对学生参加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实践活动表现情况给予更加全面的综合评价。同时,通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积极为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引导教育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将理论学习、学校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相结合,提高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注重竞先争优,加强榜样引领树学风。学校广泛宣传树立典型,开展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等评优评先活动,举办考研学生交流会、西部计划志愿者欢送会、应征入伍座谈会,编印国奖学子风采录,邀请优秀校友和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来校举办讲座、报告,以身边的榜样引领打造积极向上的学风;遴选大学生“自强之星”“年度人物”“十佳百优”等先进典型,激励勤奋钻研、探索求知,使校园弥漫着积极进取的学风。
完善支持服务体系 学生成长成才更有保障
构建学生工作全员参与体系。学校统一领导、部门协同配合、全员参与的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服务。实行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认真落实校领导接待日、校领导联系学生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讲座、进网络工作,通过校长信箱、开学第一课、领导干部上党课、学生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倾听学生心声,解决困难。动态配齐建强辅导员队伍,专职辅导员岗位与在校生比例达到1:167.81;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近年来,在省级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先后有2人荣获二等奖,1人荣获三等奖。学校党政领导干部、专任教师、辅导员、后勤服务人员全员参与,形成育人合力。
构建学生发展全过程培养体系。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有人管;从培养再到择业就业,全链条不间断。面向大一学生重点开展“1+6+N”入学教育,即隆重举办一次新生开学典礼、集中备课实施6项专题教育、分学院因地制宜开展N项教育活动,让学生知道大学是什么、我要干什么、我要怎么办,引导新生适应校园生活,将“小我”融入“大我”。大二、大三阶段,鼓励学生深入探索,心系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个人特长,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学生走进专业对应的重点行业企业,通过企业参观、校友访谈、听取讲座等形式,培育专业认同感和行业情怀,引导学生在求学路上志存高远、踔厉奋发。毕业年度,重点开展就业服务和文明离校教育,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广泛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助力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到各自专业领域建功立业。
构建学生成长全方位服务体系。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平台,在思想发展、专业学习、日常生活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关怀。优化就业服务。常态化开展访企拓岗校、园招聘活动,每年提供就业岗位超过毕业生数的4倍,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学校2022年就业工作荣获全省通报表彰和激励,连续3年获安徽省高校征兵工作绩效考评“ 优秀 ”。创新开展“职”想与你“铜”行——铜陵学院暑期促就地就业“皖美行”活动,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为已返回家乡的未就业毕业生和当地重点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链接断点、疏通堵点、消除痛点,抢抓毕业后关键时段,翻转进校园招聘模式,促进家门口就地就业,以实际行动打通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落实精准资助。构建“奖、助、贷、勤、免、补、偿”为一体的资助体系,规范过程管理,实行兜底帮扶,宣传榜样典型,强化精神引领,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近三年,累计发放资助资金近9000万元,资助学生5.6万余人次。开展心理服务。充分发挥“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机制作用,扎实做好教育、普及、咨询、干预等各项工作。心理咨询服务全年不断线,春秋季学期和寒暑假均面向学生提供线上或线下心理咨询服务;举办“吾爱吾”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和“12·5”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月系列活动超过百场。先后获得2022年“安徽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2023年度优秀心理咨询工作集体”等荣誉。2022年,2名教师荣获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颁发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4年,2名教师被第三届安徽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论坛评为“先进个人”。
完善跟踪评价机制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促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提升评价与改进耦合度。学校与麦可思公司合作每年均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开展跟踪调查,形成年度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学生处及时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结构、更新知识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促进形成培养—就业—评价反馈—改进提升的联动机制。
关注学生就业发展状况,提升与学校定位契合度。学校注重加强学生毕业去向引导,促进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毕业生“出口畅”,就业质量好。近三届毕业生中每年有93%以上在长三角地区就业,在安徽省内就业的毕业生平均达71.80%,毕业生流向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定位。近三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均达93%以上,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均在67%以上。第三方调查显示,毕业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收入在9000元/月左右,职位晋升比例较高。
不断改善就业服务质量,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学校定期开展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听取用人单位意见建议,提供优质招聘服务,学校毕业生职业素养和校园招聘服务获得用人单位普遍好评。麦可思公司等第三方提供的调查结果显示,2021—2023年,社会用人单位愿意继续招聘我校毕业生的意愿均在96%以上,对我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均在9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综合素质较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作踏实,忠诚度高”等方面表示一致认可,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均在99%以上。
学生处将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全面提高学生工作管理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培养学生做新时代具有过硬本领和高尚品格的接班人,为学校教育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来稿时间:2024年9月20日 撰稿:汪昌权 张英 刘伟 编辑:张文斌 审稿:王万全 陈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