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法学院:铜陵学院“社工助力”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开展“救急难”互助社运行情况调研

作者:法学院日期:2024-08-23点击:443

8月2日至17日,铜陵学院“社工助力”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深入铜陵市郊区源潭村、枞阳县农庄村、义安区天门镇高联村及铜官区西湖镇横塘村等8个社区和村庄开展“救急难”互助社运营管理情况、工作成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调研,为救急难互助社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建议。

调研团分别与8家“救急难”互助社的主要负责人就互助社成立的情况、资金筹集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运营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救急难”互助社的工作成效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到救急难互助社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因为不能公开募捐,且群众对这一新生事物信任度不够,在资金筹集上比较困难。8家“救急难”互助社的主要负责人对救急难互助的功效也一致表示认可和赞赏,认为互助社的救助公开透明,及时高效,虽帮扶的资金额度不高,但能很好地传达政府和社会对困难人士的关怀,让救助对象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调研团还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进行了深度访谈交流,了解村民对于“救急难”互助社的了解程度和态度。大部分村民认为“救急难”互助社办的好,能够给救助对象多一点帮助,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但也有少部分村民表示只听说过,没有特别了解,说明仍需加大对“救急难”互助社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

调研结束后,队员们认为,“救急难”互助社是政府主导、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加快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的背景下成立的一种创新且有效的社会救助模式。它可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急难社会救助,能主动、精准、灵活、高效地开展“救急难”工作,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国家的社会救助政策已经很完善了,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作为大学生应该继续推广和帮助完善这一模式,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和关怀。

据悉,“救急难”互助社工作是2024年安徽省民生实事的一项重要任务,成立救急难互助社的目的是为了及时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为低保等政府救助的有益补充。

(来稿时间:2024年8月23日 撰稿:章芳 编辑:张文斌 审稿:孙结才 崔磊 张平平/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