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褒奖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同志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著功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景海鹏同志颁发“特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朱杨柱、桂海潮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为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我校学生骨干在校团委的组织下,以“线下+线上”“集中+分散”双结合的方式,观看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英雄事迹,并掀起热烈反响。
经济学院2023级经济学赵薇: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在面对九大本、上百万字的操作指南和飞行手册时,景海鹏只是反复背记、烂熟于心,并将所有指令化为习惯动作和肌肉记忆,甚至是闭上眼睛都能精准无误地全流程操作。朱杨柱接连两次与飞行员失之交臂,经过无数的挫折与失望,但他从未放弃并始终坚定自己的方向,最终实现梦想——从“小镇做题家”一路“开挂”直至成为我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载荷专家。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如同他们一般,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担当,为祖国的航天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工商管理学院2022级电子商务蔡双燕:载人航天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愿望,它承载的是千千万万人民对于太空的向往和探索。前有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矢志不渝献身航天事业,后有标兵模范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同志不忘初心、筑梦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未止步,中国人民向前的步伐从未停歇。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汲取航天精神的奋斗力量,砥砺前行,踔厉奋发。
电气工程学院202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刘纾雅: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这三位航天员的飞天之旅,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次辉煌壮举,更是人类探索未知、挑战自我的一次伟大实践。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也让我们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以他们为标杆和榜样,将严谨认真、不畏困难的“航天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法学院2023级法学马肇阳:航天员们展现的忠诚担当使命给了我强烈的震撼。在太空陌生的环境下,他们不仅要应对各种复杂的工作任务,还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确保自身安全。他们表现出的责任心、敬畏心、平常心都让我们看到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航天员们为榜样,努力践行报国使命,坚守初心,团结合作,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23级应用统计学朱子伊 :正是依靠三位航天员守初心、不懈怠、潜心笃志的奋斗精神,才取得如此成绩。他们团结协作、不畏艰险、矢志报国的坚定意志,更向世界展现出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心怀壮志、逐梦而行,学习航天精神,在漫漫的征途中,用青春热血去探索浩渺宇宙。
会计学院2023级会计学王先喆:航天英雄的事迹不仅展现了卓越的专业素养和过人的勇气,更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热爱与无私奉献。他们的事迹让我备受感动,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定信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盛蕾:眼有星辰大海,胸怀赤胆忠心。航天英雄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展现了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让浩瀚的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足迹”,也让我们树立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外国语学院2022级英语王弘利: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被航天员们的无私奉献和爱国情怀所感动。他们为了国家的航天事业默默付出、不懈奋斗,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壮丽的航天篇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要向航天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机械工程学院2023级增材制造工程朱静: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他们为榜样,深入学习航天科技知识,积极参与相关科研活动和实践工作,努力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期待能够见证更多航天英雄的诞生和更多航天奇迹的创造,共同推动我国航天事业迈向更高更远的未来。
金融学院2023级互联网金融熊丹娜:对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位同志的表彰不仅是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认可,更是对每个人的鼓励,激励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税收学汪含钰:心有凌云志,手可摘星辰。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接力从未停止。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底气坚信,中国航天人将在今后创造更多的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奇迹,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留下更远的中国足迹。
建筑工程学院2021级工程造价闫晨: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的事迹深刻诠释了坚持不懈和勇于探索的重要性。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奋斗,最终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学术和科研的道路上,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勇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以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来稿时间:2024年5月28日 撰稿:丁文茂 编辑:张文斌 审稿:张平平/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