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财税学院稳步提升毕业生的去向落实率与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中,签订协议和劳动合同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88%,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协议”就业。强化统筹推进,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书记院长责任,制定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社会人才需求相一致的就业工作目标,每月召开会议谋划产教研合作交流,拓展就业渠道、部署推进就业工作。凸显专业特色,强化劳动权益保障教育,协同联动,党政班子、辅导员、各教研室主任到全体教师,加强沟通衔接、密切配合,完善“招——培——就”联动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促进毕业生通过签订协议和劳动合同等形式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是汇聚校企合力,开拓“协议就业”岗位资源。积极开展访企拓岗行动,制定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方案,学院领导带头先后走访了铜陵市银行和保险系统、铜陵市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中心、上海易居房产总部、上海链家公司总部、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群组企业等,并与多家重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与企业合作开展就业育人项目,推动供需精准对接,邀请企业负责人来院宣讲,举办小型招聘会,组织相关专业学生携带简历和三方协议现场听讲和应聘,在推动毕业生协议就业,深化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是强化信息收集,精准做好“协议就业”对接服务。建立毕业生微信群、QQ群,为毕业生推送就业创业政策、职业指导、企业招聘信息。通过校友交流平台,做实做细做优供需对接,进一步巩固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2023年积极对接上海链家公司,邀请在该公司工作的学院2019届校友陈令军回来宣讲招聘,宣讲招聘会当天,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40余人投递简历,25人通过面试考核,先签订三方协议,后前往上海参加入职培训,有效促进了毕业生协议就业。
四是服务学生需求,加强指导促进“协议就业”。开设覆盖全体学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引导非毕业班学生主动开展职业探索、自主进行职业选择,引导毕业班学生积极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就业,切实提高求职竞争力;开展“求职服务季”系列就业指导活动,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个人简历、面试指导等服务,提高学生在求职路上的个人特色与竞争力,提升学生求职能力和就业质量。同时,认真执行“四不准”“三不得”要求严格坚守工作底线,加强“协议就业”审核把关。
学院把落实毕业生协议和劳动合同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对毕业生就业信息、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等材料的审核,将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纳入为学生办实事、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