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彰显着大学的精髓和灵魂,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是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思想品质及综合素质、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风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在“学风建设提升年”中,请看铜院学子如何树立良好学风,促进自我全面发展。
1、彭婧(电气工程学院2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学生):
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深刻认识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明确学习奋斗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准确进行自我定位,树立自律意识,加强自我管理,自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门课程的学习当中,争做优良学风的参与者、倡导者,在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将来更好地以实际行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青春力量。
2、戴婉婷(法学院23级法学3班学生):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学进。”在“学风质量提升年”活动中,作为法科生,我们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响应手机入袋,前排就坐,同时主动参加学院开展的系列主题班会和各类比赛活动。我们将以高昂的学习热情,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投入到学风建设中去,以青春的姿态,建设优良学风。
3、王弘利(外国语学院22级英语2班班长):
学风体现了学校的治学精神、态度和原则,也是学生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中展现。开展学风建设使我们铭记“明德尚能,博学日新”的校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学校通过设立奖学金、举办学科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我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通过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实施手机入袋、前排就坐等举措,规范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学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全校师生齐心协力。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更要以身作则,积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立班级学习监督机制、加强师生间沟通与联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将继续弘扬优良学风,以学风建设提升年为契机,为学校和学院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4、张香梅(经济学院22经济统计学1班学生):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学习是人生成长之梯、国家兴盛之要、文明传承之途。明确时代责任,做到“束之以情”,作为青年学生,我秉承“明德尚能,博学日新”的校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追求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发挥主体作用,做到“律之以己”,作为班长,我积极响应学校学风建设号召,主动“手机入袋”,课堂前排就坐,树立标杆作用,成为学风建设的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强化建设执行,做到“守之以规”,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以优秀党员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言行举止,遵守规章制度,争做同学们中的先锋、学生骨干中的模范,努力在学习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转变思路、与时俱进,为学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5、孙杰(机械工程学院21金属材料工程1班学生):
学校开展的学风建设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严谨求真的学习环境,激励我们更加专注于学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每个学生都应当成为学校学风建设的坚定拥护者、积极践行者,参与课堂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勤奋学习、提升能力,坚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共同维护好学风建设的良好局面。我将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上课不迟到,手机入袋,认真听讲,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在学风建设中不贡献自己的力,主动融入学校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的环境中。
6、李子帆(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21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学风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坚决摒弃“躺平”心态,坚持“实干”当头,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融入到学风建设中。一是学有所志,好学力行有理想。我将从自身实际出发,树立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主动地把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二是学有所循,严于律己有态度。我将不断增强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落实“三不三提高”行动,形成平时努力学习、考前认真复习、考试检验真才实学的良好习惯。三是学有所范,见贤思齐赶先进。我将主动学习借鉴身边同学们好学、乐学、善学的典型经验做法,传承弘扬沈浩精神,勤奋钻研、探索求知,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7、周威(工商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
优良的学风是激励我们学生奋发学习、努力成才的内在精神动力。在学风建设中,我们一要严格遵守学校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二要树立优良学风意识,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动力和热情,与老师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三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保持勤奋和自律,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四要极参与学术活动,利用学校提供的学术资源,参与学术讨论和项目,扩展知识面和视野。学风建设是我们每个学生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共建优良学风,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供稿截止时间:2024年5月21日 组稿:党委宣传部 编辑:周薇 审稿: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