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建筑工程学院组织部分师生赴铜陵市博物馆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打造“行走的思想课堂”,促进专业、思政双提升。
青春“筑”力 致敬经典
5月17日,建筑工程学院与铜陵市博物馆与联合举办“中国营造——梁思成先生手绘稿特展”。展览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一主题,在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展示梁思成先生《图像中国建筑史》中的部分手绘稿以及建筑学专业学生制作的建筑模型与设计图纸。同时,展出的还有我校建筑工程学院部分学子清新自然、细腻生动、精雕细琢的作品。建筑工程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叶松在开幕仪式上致辞,表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我院建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核心内容之一,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中国古建筑知识、感受传统建筑艺术与文化的独特魅力。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雷率建筑学专业教师、部分学生赴铜陵市博物馆参加特展开幕仪式。
“青”听“新”声 匠心筑梦
博物馆还邀请学院师生与小学龄段的孩子们一起手拉手,由建筑学专业教师吴浪主持建筑模型创作分享会,围绕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美学,学习中国古代建筑知识、制作徽派建筑模型,共同感受这一份厚重的建筑之美。大家分享制作中国古建筑中木构斗拱的过程,鼓励小朋友们勤于思考,积极动手实践;分享团队在制作模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讲述专业学习中的心得体会,鼓励小朋友们多培养兴趣爱好,收获更多的快乐与自信;共同完成徽派建筑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弘扬了“中国工匠精神”。
“青”力而为 先锋先行
本次活动中还穿梭着二十多道红色的身影,那是学院党员志愿者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他们一边给参加活动的小学生们普及传统建筑文化知识,一边引领游客走进博物馆参观游览,当博物馆的讲解员,并解答孩子们的各种疑问。党员志愿者的加入,更好地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真正让主题党日活动“干”起来、“动”起来。团结协作的志愿者身影是靓丽的风景,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勇于担当的体现,学思想、强党建、重实践、建新功,建工学子一直在路上。
据悉,本次与市博物馆的校地合作,是建筑工程学院打造品牌的特色活动之一,旨在以建筑知识科普、劳动教育、美育教育的深度融合为目标,充分展示建筑学专业的办学特色,提升专业认同感和价值感,有助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为后续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参考经验。
(来稿时间:2024年5月22日 撰稿:吴浪 编辑:张文斌 审稿:叶松 杨雷/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