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广友,男,汉族,共青团员,建筑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2020级学生,今年成功考取安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团员”。
善学者 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谢广友同学大学所获的部分奖项
初入大学时,谢广友就开始通过观察身边优秀的人,来寻找并弥补自己的不足。他的英语并不出众,高考英语83分的成绩相比同班同学只能算中等偏下;他的体育并不优秀,日常的体育课和体测总是让他有点力不从心。“学习就像修房子,查缺补漏是完成工程的重要步骤,同样生活也是。”谢广友开始修补他的房子了,教学楼E、F栋之间总能出现他认真背单词的身影,背单词需要一个单独的环境,经过了一个星期的观察,他总能轻松地找到那几间“属于”他的空教室,然后伴着教师们认真的授课声奏出他自己的未来乐章。“当时每晚都会感觉手臂抬不起来,但是一想到今天没有尽最大努力都会有点遗憾。”谢广友回忆起在健身房做卧推时说道。时光飞逝,在追逐进步的路上,他没有后退半步。“我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高考英语83分的少年如今手握英语六级507分的成绩报告单;之前单杠一个都做不了的少年,现在可以轻松地做十五个以上。
机会 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谢广友同学考研时部分英语笔记
考研的梦想充满诗与远方,但考研的道路很难一路通畅。据悉,安徽理工大学2024年工业与管理专业共招收10位研究生,而初试排名第14的谢广友要想成功上岸,需要在复试中越过前面的“四座大山”。“一想到辛苦了一年的准备可能付诸东流,就会感觉压力很大,但我坚信我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加上之前对英语的补漏和深挖,在复试时,一口流利的英文自我介绍,助他成功考研上岸。“哪有什么逆袭,不过是一个追梦少年夜以继日地努力提升自我”。从2023年三月开始,谢广友就开始积极备战考研,在专业选择和报考学校上积极和导师沟通交流,最终敲定了学校,并且之后也一直以它为目标而努力。在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上,他都花时间在线上线下向考研上岸的学长学姐收集相关信息,最终为自己量身定制了一份考研计划表。白天,穿梭在图书馆和教学楼之间;晚上,在健身房释放并完善自我。并且,把报考学校的明信片放在床头,连同摘抄下来的英语金句一起时刻激励着自己。
感恩 不负期许方能勇毅前行
谢广友同学考研在家学习备考
谢广友表示,他很感谢在考研期间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无论是学习上的难题解惑,还是生活上寝室里每晚十一点的关灯安静;他感谢他的导师对他的认真负责和严谨指导,无论是在自己迷茫无措时的指路明灯,还是在自己浮躁时的微风清泉;他感谢自己的家人,在自己考研期间,营造一个安静而温馨的家庭氛围。“每当我回家,他们总是喜欢先和我聊家常事,让我一到家就像到了避风港一样。”当然,他也很感谢自己这段时间夜以继日的努力坚持,白天是脑力风暴,晚上是体力消耗,当他每每感到自己快坚持不下去时,就会回想之前看过的一些积极句子,给自己打气加油,不负同学、不负导师、不负家人、不负自己。
谢广友认为,大学是一个给自己“试错”的好契机,在大学可以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正是有这种“不撞南墙心不死”的精神,让他遇到问题时,不是畏惧退缩,而是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我觉得,与其原地踏步犹豫不决,不如尝试地走下去,万一就走对了呢,即使走错那就马上分析并调整自己的方向,这都是自己的经验积累。”显然,谢广友他走对了,他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一步一脚印,一步一涟漪,最终许许多多的涟漪积聚成巨大的浪花,在阳光下光彩夺目。
(来稿时间:2024年5月10日 撰稿:党委宣传部大学生记者站 芦宇晨 荐稿人:张文斌 审稿人: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