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3月1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2023年以来学院新入职教师和今年“形势与政策”课新任授课教师参加活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引导和讲解下,各位教师先后参观了“沈浩精神传承基地”和校史馆。透过“沈浩精神传承基地”内陈列摆放的物品、图片和文字,大家追寻沈浩同志学习工作的足迹,感慨沈浩同志勤政为民、守誓践诺的至诚精神,牢记宗旨、服务群众的公仆精神,扎根基层、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体会到了他伟大情怀和高尚情操。在校史馆,通过一张张历史照片和一份份珍贵文献,了解学校历史沿革与改革发展,同时大家也为学校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赞叹不已。活动中,青年教师们又一次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重温了入党誓词。
循初心而行,依使命而动。通过此次活动,各位教师体会到榜样的崇高情操,领悟到校园文化的价值内涵。新任授课教师肖李伟说:“沈浩精神是我校代表性的校本红色资源。我们要主动将校园红色文化引入课堂,用身边人、身边故事感染学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新进思政课专职教师闫伟博士表示,通过参观,深入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史,为学校取得的成绩赞叹,也感慨于“公”“正”“忠”“廉”的沈浩精神,作为一线的专职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深刻体悟沈浩精神,并将其内化于教学实践之中,上好每一节思政课。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牢记“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的教诲,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自身素质的第一标准,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推进思政课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升育人成效。
(来稿时间:2024年3月19日 撰稿:阮筠 编辑:张文斌 审稿:鲍负 崔磊/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