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思政故事】重温“3·18”重要讲话精神 汲取力量推进守正创新

作者:党委宣传部日期:2024-03-18点击:698

【编者按】2019年3月18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今天,恰值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重温重要讲话精神,汲取前行力量,学校广大管理服务人员、思政课教师倍感温馨、使命和责任。他们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实际,畅通感想体会,纷纷表示将汲取奋进力量,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守正创新——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苏本跃:五年前的今天,2019年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了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为我们办好思政课、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八个相统一”,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和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五年来,学校党委行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建设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建设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建设课程,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改革资源使用等方面加大投入,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自觉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六要”为标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建设能真正担当起引导学生成长的“大先生”队伍;以“八个相统一”为遵循,深化教学改革,打造思政“金课”,着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不断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党委组织部部长疏仁华: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教学工作,严格按照中央要求落实各项建设标准,从马院标准化建设到加强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从思政课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到落实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马院具体实施”的建设路径和“学校建好思政课、马院管好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格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理论教育工作,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全面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好铜院特色育人品牌传承和弘扬沈浩精神,当好学生知心朋友、引路人,凝心铸魂,培育时代新人。

校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统战部长查道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强调了关键是在教师,提供的路径办法是“八个统一”。今天,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再次深受触动、受益匪浅,备受鼓舞、思考良多。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牵头部门,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思政课建设摆上学校党委的重要议程;坚持用学术来讲政治,实现讲政治有学理支撑;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并分析问题,引导并教育学生。要守正创新,弘扬主旋律、播撒青春正能量,说服学生、赢得青年,外御错误思想、内育科学理论。

教务处处长蒋诗泉:重温讲话精神,感慨很多,仅用三个“关键”表达。一是关键在教师,要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使其成为学生的榜样。二是关键在课程,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充实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融合德育内容;加强实践教学,通过社会实践、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实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使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关键在研究与创新,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好我校课程思政示范中心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手段创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鲍负:春暖花开,万物争荣。在习近平总书记“3·18”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之际,我们聚集一堂,重温讲话精神,倍感温暖、深受鼓舞。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等建设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教育教学、研究宣传、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四大职能”,坚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筑牢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整合全院优质资源力量,上下齐心,全面推动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努力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崔磊: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今后学院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全面贯穿、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程,深化思政课分众教学、专题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和信息化改革。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挖掘校本资源,以沈浩精神铸魂育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师德师风学习,认真落实“六要”标准,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讲好铜院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副处长(副部长)吴孔军:五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下,党委教师工作部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印发《铜陵学院关于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以体制机制为引领,进一步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教育工作体系;二是动态配齐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进一步促进队伍结构优化与增量提质;三是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和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鼓励思政课教师开展学历提升、访学研修、人才项目申报,制定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设置思政学科评议组,单列计划,单独评审;四是继续持续做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各项服务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邵军: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重温重要讲话精神,一是更加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思政课以及思政课教师的高度关心。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高校从事一线思政课教学的老师打了气,鼓了劲,让我们带着光荣与自豪,更加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二是学校坚定落实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带头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思政课建设体制机制日益完善,支持力度显著加大。思政课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有力提振了开好新时代思政课的信心。三是作为一名有30多年教龄的老思政课教师,我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一方面,按照”六要“方向,不断全面加强个人修养,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思政课好教师。另一方面,坚持守正创新,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争做新时代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蒋丽: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实际教学中,我把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深”;把新时代非凡十年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同国内外形势、面临的困难问题结合起来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透”;把学生人生奋斗黄金期与强国目标实现期契合起来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活”。我们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发挥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关键作用,使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怡: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3·18”重要讲话五周年,作为青年思政课教师,我深刻感受到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思政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组织者,不仅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更要用真心去感动学生,用真情去感染学生,用真爱去感召学生,让学生可以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思政课堂更应该把这份家国、传道、仁爱的情怀传递下去,让思政课更有深度、广度、力度和温度。

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高鹏:今年,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思政课教师的启示重大,意义非凡。作为思政课教师,我首先就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要时刻牢记教师的政治责任,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其次,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但是要想把这个道理讲好并不容易。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应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做到思维新、视野广。最后,思政课教师还要做到严格自律、端正人格。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决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教师自身先身作则、为人表率,通过实际行动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来稿时间:2024年3月18日 组稿:张文斌 编辑:张文斌 审稿:查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