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徐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著名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JCR Q1,TOP期刊,影响因子7.4)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Failure mechanism and bearing capacity analysis of steel fiber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FSRC) beams”。
论文提出了型钢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an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FSRC)组合梁的破坏机理和承载力计算方法,以钢纤维掺量、剪跨比、配箍率以及配置纵筋等设计参数为变量,进行33根SFSRC组合梁的受力性能试验,揭示了剪切破坏、弯曲破坏和界面滑移破坏三不同破坏形态下试件的破坏机理,总结了三种破坏形态的典型荷载位移曲线。依据钢纤维对于混凝土的抗裂强度增强理论,提出了型钢与钢纤维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了组合梁钢纤维混凝土、型钢以及钢筋的分配系数,提出了组合梁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基于SFSRC组合结构的界面黏结失效机理,引入黏结影响系数,提出了组合梁发生正截面弯曲破坏以及界面滑移破坏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onbuildmat.2024.135063)
据悉,徐超系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科研创新团队主要成员之一,主要从事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他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安徽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
(来稿时间:2024年2月21日 撰稿:徐超 编辑:周薇 审稿:叶松孙玉永/张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