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由铜陵学院与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共建的铜陵市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在校党委、行政的有力指导下,在省、市人大常委会的积极支持下,在基地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扎实开展地方立法理论研究,主动服务地方立法实务,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明方向 领导悉心指导基地工作
2023年,安徽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汪利民率队专门来基地开展调研指导,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昌生先后三次来基地考察指导,校党委书记吴照明专门听取基地工作汇报并给予指导,时任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倪国爱莅临基地指导,副校长夏美武多次就基地建设工作进行专门指导。各位领导的到访和悉心指导,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基地工作的关心与重视,也为基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悟规律 深耕地方立法理论研究
基地高度重视地方立法理论研究工作,积极鼓励支持基地教师开展理论研究,探索地方立法规律。2023年,研究基地共立项、结项安徽省法学会重点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等课题4项,发表涉地方立法问题相关论文16篇,其中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4篇;与中国法制出版社签订出版专著协议1项。基地成立以来,先后申报并获批“安徽省设区的市立法科学化研究”等省级以上的有关地方立法研究项目10余项,出版《地方立法协作研究》等专著2部,公开发表地方立法研究相关论文60余篇,其中南大、北大核心期刊近20篇。目前,铜陵市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已在省内,乃至全国地方立法研究领域初露头角。
献智慧 参与地方立法实践探索
基地成员主动服务地方立法实务工作,积极服务地方立法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2023年,基地向铜陵市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规划建议1项,为《铜陵市养犬条例(草案)》《铜陵市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管理条例(草案)》等6部法律草案提出意见建议20余条;审查规范性文件20余部,提出意见建议60余条。撰写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咨询报告2篇;提交《铜陵市立法辅助人工作办法(草案)》获得铜陵市人大常委会采纳,并正式向全市发文;参与《浙江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修订)》《杭州市建设工程消防管理规定(修订)》《衢州市科创平台促进条例》等6项兄弟省市地方立法可行性论证,及其调研、起草等工作。
拓视野 加强立法学术研讨交流
基地成员高度注重与全国、全省地方立法方面的理论专家和实务工作专家进行交流研讨,拓宽学术视野,积极在全国全省学术会议发声。2023年,研究基地成员共参加全国、全省学术会议8次,提交各类学术论文8篇,《突发事件地方立法研究——基于现行立法的实证考察》等论文入选2023年度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年会并作大会发言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优环境 升级改造建设立法基地
全面推进基地软件硬件改造升级。注重强化基地软硬件建设工作,努力夯实基地各项基础设施。基地全面改造地方立法联系点,设立立法咨询专家工作室,打造地方立法文化长廊,设置基地宣传工作展板,制定铜陵市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工作制度2项,配备兼职工作人员2人,进一步改善了基地工作条件,优化了基地工作环境。
强声誉 加大基地宣传报道力度
2023年,基地专门制作了基地工作宣传微视频和基地活动剪影宣传册,撰写基地相关工作新闻稿件6篇,基地工作获得国家级媒体《人民代表报》长文报道,省、市人大网站及学校校园网等多次报道基地相关工作,《铜陵人大》期刊多次刊载基地相关工作稿件,这些表明过去的一年基地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受到了充分肯定和赞誉。
新时代新征程。2024年,我们将按照铜陵市地方立法总体规划和基地工作的建设目标,砥砺拼搏、勇攀高峰,继续扎实推进基地各项工作,进一步擦亮基地品牌,努力将基地建设成为省内知名、全国知晓的地方立法研究平台。
(来稿时间:2024年1月9日 撰稿:姚明 编辑:段明玉 审核:郑志强 孙结才 /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