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若干举措》精神,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校深入开展2023年“12·5”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月系列活动。其中,各具特色的主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关注,取得了良好的心理育人成效。
未来我做主 生涯规划有方向
11月22日下午,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生涯规划理念,增强生涯规划能力,兼职心理咨询师徐友名主持了“我的未来我做主”大学生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活动。30名学生在徐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热身活动,初识生涯特征,理解了生涯期待与生涯结果之间的关系。徐老师创设了接近真实生活体验情境,让参与学生在动态的价值比较与选择中感受生涯、思考期待、唤醒愿景,带动学生生涯意识的觉醒与成长。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吴慧秀:“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要把握当下,树立合适的生涯目标,做好规划,不负青春。”2023级土木工程2班高豪杰:“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我的感悟是要敢于直面并积极应对遇到的挫折,拒绝躺平和摆烂,努力奋斗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心灵具象化 生命探索有温度
11月30日晚,专职心理咨询师江志豪设计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自我探索体验课。他带领10名学生走进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沙盘游戏室,向他们介绍沙盘游戏的意义和操作流程,并邀请同学们自由挑选小沙具摆放在盛有细沙的特制沙盘里。摆放结束后,江志豪诠释了沙具的选择与摆放所表达的心理过程和象征意义,指导同学们对各自摆放的沙盘内容进行深度探索。2023级经济学1班李妍:“沙盘游戏带给我这样的感觉,生命就像一棵长满了各种可能性的大树,生命不息,探索不止。”202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吴彧:“这个活动充满童趣,现在的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自己目前的心理状态,也探索出了解决心理困惑的方法。”
我手绘我心 敞开心扉有活力
12月5日下午,法学院专职教师、高级社工师许菊香面向45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举办第七期“我手绘我心”绘画沙龙活动。她表示,绘画作为一种非言语交流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绪和情感。她展示了以蓝色为主题色的绘画作品,带领学生走进蓝色的世界,讨论“蓝色”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参与学生拿起画笔,沾上蓝、白色颜料,在画布上自在作画,释放心中的压力,感知内心的平和。2021级社会工作班刘昊:“当我听着音乐,拿着画笔慢慢将颜料涂满画布时,我感觉到整个人安静下来了,全身心地沉浸在活动中,体验到了久违的放松。”2023级社会工作班林豫航:“在展示环节中,我看到每个同学的作品都不一样,呈现出了各式各样的美,这个活动释放了我内心的压力,帮助我塑造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青春不困惑 爱与被爱有分寸
12月6日下午,女大学生情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北517团体辅导室举办,兼职心理咨询师刘雪梅担任主讲老师,20名女大学生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刘老师通过暖场游戏、问题讨论、心得分享等环节,使参与学生加深了对爱情的认识,树立了健康的情感观。2021级英语2班涂双菲:“大学生要确立学业优先的原则,妥善地处理好学业和情感之间的关系。”202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许冰怡:“一段好的关系离不开互相包容、理解与信任。我们要学会合理地表达情感,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
据悉,今年我校“12·5”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月活动主题为“培育积极心理品质 提升心理育人成效”,共设有22项子活动且正在有序进行中。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入推进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来稿时间:2023年12月7日 撰稿:夏梦涵 江志豪 编辑:张文斌 审稿:王万全 李艳峰/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