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学校坚守社会服务的职责担当,以暑期假期为契机,以“产教融合百名专家(教授、博士)企业行”为抓手,全校各部门、二级学院上下联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深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加强系统谋划,及早动员部署。长期以来,学校把“产教融合百名专家(教授、博士)企业行”活动作为暑期重点工作任务。在学校期末工作会议上,校党委书记吴照明、校长倪国爱就该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立足企业实际需求,进一步将学校科研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发展优势,推动学校人才、科技创新与企业深度对接、全面融合,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要在问需于企业中,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为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各二级学院依托学院专业、学科特色,积极与校外企业对接,详细制定工作方案及具体措施。
领导率队走访,高位推动落实。暑期期间,校领导先后率队,深入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中色正元(安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生产流程与人才需求,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适配度,洽谈合作项目,为进一步加强校企联系、深化合作打下良好基础。活动开展以来,各二级院(部)认真贯彻落实工作要求,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累计走访安徽、江苏、河北、北京等地区35家企事业单位,与安徽金寨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安徽航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宏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东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徐州文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协议,与国家税务总局铜陵市税务局、铜陵市民政局、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铜陵天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用友(新道科技)软件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铜陵市分行以及安徽铜鼎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签订横向产学研项目57项,新增到账经费559.4万元,校企合作成效显著。
创新方式方法,实现互惠共赢。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推进企业高端人才和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双聘制”。在前期充分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学校问需于企业,顺利完成铜陵有色集团首批柔性引进我校博士教师的签约工作。8名博士教师已正式与企业对接,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技术难题,开展联合科技攻关,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此外,积极寻求与各企业在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等等方面的合作。会计学院与新道安徽分公司签署《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工商管理学院在安徽厚喆商贸有限公司、安徽荣邦集团顺利设立铜陵学院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与芜湖海螺挤出装备有限公司签署《实习就业基地合作共建协议书》,电气工程学院与安徽金寨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苏东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和产学研合作协议。
(来稿时间:2023年9月8日 撰稿:刘忠 编辑:张文斌 审稿:孙玉永 /查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