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助力乡村振兴,近日,学校“三下乡”暑期大学生志愿者“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队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走村入户,掌握第一手资料。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也是全国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志愿者们头顶炎炎烈日、脚踏崎岖道路,以饱满的热情在革命老区走街串巷,通过问卷调查、集中座谈、个别访谈等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开展调查工作,了解当地普通话普及情况和现实需求,为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提供数据支撑,探明工作方向。
多措并举,注重宣传效果。在宣传过程中,志愿者们组织开展普及普通话知识讲座,发放自制的普通话宣传手册,向村民们普及普通话的相关知识,并介绍日常生活中练习普通话的方法,以生动的形式将方言转化成普通话,增强普通话在中老年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激发中老年人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同时,志愿者们张贴普通话宣传海报以及标语,让更多村民意识到学好普通话的意义,引导村民自觉规范使用普通话。
寓教于乐,丰富留守儿童生活。实践团一行来到青山镇汤店村,在村委会开展推普小课堂,开展识字、诗歌朗诵、读绕口令、分享红色故事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们在党史学习教育和游戏互动中学习普通话。志愿者们用标准的普通话为小朋友们朗读美文,温柔的嗓音、真挚的情感深深地吸引了小朋友们,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小朋友学习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小知识,纠正他们日常生活中易读错写错的汉字。孩子们认真聆听、踊跃参与,分享自己对于普通话的认识以及日常普通话使用情况。
通过本次推广宣传普通话实践活动,青年大学生们进基层、进乡村、进农户,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注入了青春之力,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来稿时间:2023年7月31日 撰稿:丁传苗 姚雪梅 编辑:段明玉 审稿:张平平 董柏林 /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