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校团委:茶香圆梦 青年同行 学校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赴黄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校团委日期:2023-07-18点击:578

为进一步在社会大课堂中增长才干见识,在基层一线中了解国情民情,在躬身实践中擦亮青春底色,我校“茶香圆梦 青年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赴安徽省黄山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企业调研、走访村民、参观体验等多种形式,立体式了解、调研黄山市茶产业发展状况,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走进魅力古镇 探寻徽茶文化

品味徽茶文化,感知乡村振兴。团队来到被赞誉为“江南第一村”的呈坎古镇进行徽茶文化探究。在热心村民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古镇,对徽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不论是古村小巷,还是街旁小店,到处彰显着浓厚的徽茶文化。在呈坎“平安钟”的钟声中,在村子里老人们的笑声中,成员们感受到乡村振兴政策为当地村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对这个大山深处的古镇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实地走访调研 探究实情实据

于博物馆里知悉茶产业之脉络。团队考察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研习千年茶文化在徽州的发展,探索地方特色茶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在博物馆内,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团队了解到当地的徽茶始于南朝,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浓厚的徽茶文化在茶道、茶文艺、茶礼俗、茶饮习、茶建筑等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尤其重视茶道,讲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追求的是汤清、气清、心清、境雅、器雅、人雅的境界。

于茶种植中感悟乡村振兴之福祉。团队来到茶山种植基地,通过向当地种植户、群众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当地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情况。据悉,近些年来,黄山市推进“产业+科技”“技术+服务”等政策,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嵌入茶产业,依托安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茶叶所和海关国家级实验室等科研资源,创建茶叶类国家级星创天地6家、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5家,为茶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基层党建引领 推动茶旅融合

坚持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工作重心在基层。在呈坎镇呈坎村副主任汪顺利的介绍下,团队了解到该村不断强化党组织在基层事务中的领导作用。近年来,呈坎村在基层干部的带领下,美丽乡村、重点项目与全域旅游有机结合,传统古村落保护利用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中,通过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加快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开发系列茶旅产品,打造特色茶旅品牌,将茶叶生产与茶园观光、采茶制茶、民俗文化、休闲民宿等体验活动结合起来,把茶园变成风景园,让茶客变游客,促进茶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推动茶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发展。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带着问题调研,带着思考实践,付出了真心,收获了真情。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要自觉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来稿时间:2023年7月17日 撰稿:杨陆 金文秀 董小龙 罗骄阳 姚雪梅 编辑:王美玲 审稿:张平平 董柏林 /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