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7月9日至12日,我校“寻根徽州 行在乡村”乡村振兴实践团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暨“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打造行走课堂 领略徽州文化
行走皆学问,万物皆书卷。7月9日,在抵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后,师生就立即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在“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的陶行知纪念馆,指导教师现场授课,为同学们讲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平事迹,介绍馆内陈列着的各类珍贵资料,使大家充分感受到陶行知先生“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在徽州府古城、斗山街、歙县中学、渔梁坝等处,同学们实地走访参观,在行走的课堂中加深对徽州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更加直观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走访调研一线 感知乡村振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7月10日至12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团队先后前往歙县三阳镇和武阳乡,与当地村镇干部、退休乡贤、返校创业青年以及农业种植大户等进行访谈交流,并且深入到群众中间进行问卷调查、资料收集,详细了解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徽州文化传承保护等有关情况。此外,虽然酷暑难耐,但是在当地农户的带领下,大家顶着炎炎烈日走进田间地头、乡野山间,切身感受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古徽州大地实施推进情况。
致敬革命先烈 传承爱国精神
感悟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在歙县开展社会实践期间,师生们还通过查阅史料,走访革命遗址,致敬革命先烈。在巍峨庄严的武阳乡二十七烈士纪念碑下,通过老师的讲解,队员们了解烈士们的英雄事迹,认真学习领悟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并且纷纷表示将努力在今后学习实践中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据悉,此次在歙县的社会实践期间,师生们深入城乡,聚焦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实施路径,通过深入寻访与实践,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融合,开展红色资源挖掘、“三农”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状况调研等。同学们一致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为乡村振兴尽一份绵薄之力。
(来稿时间:2023年7月13日 撰稿:姚伟 舒宏宇 编辑:段明玉 审稿:葛贤平 张平平 /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