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足迹,感知时代变迁。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3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到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开展“移动的思政课堂”实践教学活动。
在大通镇天主教堂和日军驻军俱乐部等建筑遗址,授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现场教学。教学中,老师声情并茂为同学们讲解了近代以来大通古镇遭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史实。师生还有序参观大通历史文化主题展馆,了解大通古镇的历史变迁。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讲得仔细,同学们听得认真,时有互动交流。大家纷纷表示,相比起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形式使大家走进历史现场,对于教学内容有更为直观的体会。此外,大家还认为,作为铜陵市特色文化小镇,大通古镇历经风雨沧桑而今焕发勃勃生机,正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的团结奋斗。
此次通过实践教学,走进历史现场,感知古镇变迁,大家也更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谛。
据悉,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会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创新与改革,将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主动融入地方社会,将校园里的“思政小课堂”与校门外的“社会大课堂”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多课堂协同的育人优势。
(来稿时间:2023年3月24日 撰稿:王情情 姚伟 编辑:段明玉 审稿:葛贤平 /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