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校第四次党代会的起步之年。一年之计在于春。告别喜庆祥和的春节假期,美好的春天即将到来,我们也将迎来新年新学期。在每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期盼:明天的我要更精彩。新的学习计划、新的教学任务、新的工作目标……快来看看铜院人的新年flag!
校党委副书记 苏本跃
大道至简 实干为先
金虎渐远去,玉兔伴君行。春节假期已经过去,新的征程已经开启。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以实干为要义,以创新为根本,团结一致向前进,凝心聚力抓发展,攻坚克难赢先机,共同谱写铜陵学院建设新篇章。
团结一致向前进。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大家一起拼、一起干,一起苦、一起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形成团结一致同心干、风雨无阻向前进的生动局面。
凝心聚力抓发展。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新征程上,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把自己的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希望我们的每一小步、每一滴汗水、每一点星火都将汇聚成学校改革发展的磅礴伟力。
攻坚克难赢先机。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严峻,但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咬定目标任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攻坚克难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号角已吹响,击鼓又催征。2023,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新年愿望,以必成之心,入艰难之境,创未有之业,谱美好华章。
教务处副处长(招生考试中心副主任)蒋诗泉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
2023年,我们将以教育教学“新基建”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迎接审核评估为契机,永不停歇、永无止境,努力实现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添砖加瓦。
强化专业建设,提升内涵发展。这一年,我们将遴选一批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梯队的专业建设体系。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推动专业认证。实现部分专业一本招生。
聚焦人才培养,提高人才质量。这一年,我们将制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继续建好金课,汇编一套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库,力争国家级一流课程实现再突破。继续建好金师,力争在教师教学竞赛中获更多省级以上奖项。继续建好金教材,加大省级一流教材、应用型教材建设,强化与企业联合撰写。建好质量文化,不断形成具有价值认同的质量文化。探索有组织教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聚力产教融合,建设铜业学院。这一年,我们将不断优化建设方案,搭建完善的建设框架,形成明确的建设目标,逐步落实若干个落地项目,推进铜业学院建设。以产业发展为牵引,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在建设铜业学院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
科研处副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孙玉永
新征程上奋力取得新成就
2022,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在一系列突破性成绩中画上了句号。
放眼2023,一切从新开始,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当然也要树立一个新的flag。
我们将锚定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标,努力做到“五个坚持”,实现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坚持目标导向,加快推进硕点创建进程。根据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要求,对标找差距,对表抓落实,努力实现硕点创建各项年度指标都完成。
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提升学科平台实力。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集高峰学科、特色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新型交叉学科为一体的学科体系和集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一体的平台体系。
坚持有组织科研,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的智力资源和学科平台,结合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开展针对性技术攻关,解决共性技术难题,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坚持学术交流,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继续实施 “百家名师讲坛”活动,开辟专栏发布学术活动信息、宣传优秀科技成果,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坚持机制体制创新,激发教师科技创新活力。严格落实国家、省厅文件精神,出台进一步“减负松绑”科研人员的政策办法,加大标志性科技成果的奖励力度,助推科技创新加速向前。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邵军
奋斗创造奇迹
春风又绿江南岸。站在新年的阶梯上,蓦然回首,32个三尺讲台岁月虽在两鬓留下斑白印记,但展望新年,心中依然充满对2023年的期许。
明天的中国更美好。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聆听着新时代中国奋进的强音,感受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脉动,我们坚信,冬去春来,中国一定更美好!
学校发展谱新篇。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新年伊始,全校上下正紧紧围绕加强硕士学位立项单位建设,促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不懈奋斗。潮平岸阔逢盛世,风正扬帆正当时。我们坚信,铜陵学院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一定能创造更多新成绩!
做一名立德树人的好老师。新时代教师要立志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我们坚信,广大教师在新时代新征程,一定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芮训媛
躬耕杏坛育桃李 初心驻村促振兴
2023,百年征程新起航,乡村振兴谋新篇。我将继续牢记党的使命,奉行将论文写到大地上的宗旨,立足五大振兴,实行“六心”工作法,使农村的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
践行初心,恪守“爱国敬业之忠心”。2023年,初心不变,为党的新农村事业尽忠尽责。以党建引领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多维度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并结合帮扶村自然资源和禀赋,创新帮扶方式,构建“五态合一”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永葆真心,瞄准“产业发展之核心”。2023年,将以项目推动发展,强化兴村产业支撑;真心助力,壮大村级集体产业发展;结合驻村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新型农业产业,推进传统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有力促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
落实爱心,赢取“公共服务之民心”。2023年,将以爱心服务民生,持续改善乡村公共服务,提升民心福祉;做大做强铜陵学院特色教育帮扶项目“铜心携手 用爱筑梦”,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兔年已来,一介书生,我将扎根基层,为民服务,愿以倾己所能,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卫生所公共卫生科副科长 吴桂玲
新一年 新征程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2023年业已开启,我将整装待发,与卫生所全体同仁携手共进、攻坚克难、不忘初心,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增添一份“光”和“热”。
在“变”与“不变”中,筑牢校园生命健康安全防线。当前,随着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工作重心由防控感染转变到医疗救治,面对“保健康、防重症”,我们将储备药品、医疗设备和防控物资,完善分级分类诊疗机制,指导校园“健康驿站”建设,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检测与管理等各项工作。继续倡导全校师生做好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习惯,合理用药,正确就医。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疫情防控与日常工作。我将捋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要点和用好个人擅长,以便更好的开展日常工作,服务好全校师生。2023年是我校作为全国急救教育试点院校之一开展急救教育关键之年,这一年里,深入开展学校急救知识的普及,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为构建校园应急救护网贡献一份力量。
民进会员、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副教授(挂职铜陵市妇联副主席) 方园
唯有奋斗 才能幸福
新年伊始,如果真要立一个flag,我希望可以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个角色,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做一朵努力奋斗的最美浪花。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作为一名教师,我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做好每一个课题研究,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传道受业解惑者。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作为民进会员、市政协委员我要永葆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履职、不辱使命,在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做一个忠诚可靠、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新时代参政议政者。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作为母亲、妻子、女儿,我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小家,更好的服务社会、贡献民族、报效国家,当好新时代建设者。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愿我们所有的心愿都能实现、所有的美好终会如期而至。
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 陈守东
向上向善 砥砺前行
2023,我的flag是向上向善,为学校发展砥砺前行。
为人师表,做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引路人。作为全国党建样板支部骨干教师,我将持续组织学生上好学术党课,孜孜不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将继续带领学生参加双创教育竞赛,指导学生力争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安徽省大学生工程训练、安徽省大学生金相技能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潜心科研,争做教学科研双能型教师。我将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了解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前沿动态,广泛探讨、学习、交流,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我将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成果转化。我将团结带领新进博士积极开展产教研,推进“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峰培育学科、安徽省铜基新材料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做可持续学习型个人。作为专任教师,我将持续坚持为学生授课,尽我所能为学生服务。坚持在讲授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专业、科研兴趣,引导学生成长为新时代学习型青年。
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陈忠明
紧跟时代的步伐 踏实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新的一年要听从时代的召唤,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肩负起责任,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工作中去。
新的一年,我将在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核心能力培育的路径;在科研方面,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深入开展调研,发表高质量论文,为国家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在服务社会方面,利用在六安市金寨县农业管理服务中心挂职的机会,深入一线,积极参与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工作,为金寨县农村改革建言献策,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 徐超
不负韶华 砥砺前行
新的一年希望自己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传道授业,立德树人。新的一年,我将坚守教育的初心,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多聆听学生心声,关心爱护学生,同时充实和提升自己,用智慧引领学生,做到言传身教。
开拓进取,积极创新。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时刻保持进取心,同时祝愿学校的硕士点建设顺利,希望科研氛围越来越浓厚,科研团队和实力越来越壮大,自己也能顺利获批新的项目基金。
自查自省,自勉自励。我将时刻怀着科学的态度、抱着质疑纠错的心态去看待问题,时刻提醒自己居安思危、戒骄戒躁,在科学的大道上追求真理的脚步不停歇。
2023,新的开始、新的进程,我会继续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力争成为更好的自己!(荐稿人:彭廷廷 王美玲 审稿人:查道懂)